普米族的传统特色美食
普米族我国一个有点古老有着独特传统的民族,而你们知道普米族的传统特色美食原本是怎样能吸引到外来人们吗?
你想了解关于普米族的传统特色美食吗?不妨随老师 一起了解下吧。

普米族的传统特色美食
细说普米族风味佳肴
猪膘肉
猪膘肉是普米人家待客的珍贵佳肴。普米族为了制作猪膘肉,杀猪时在猪的胸部开一个小口,切断猪的心脏动脉血管。
猪宰杀后将刀口缝合 - 除去毛同四肢 - 在从猪的嘴角处一刀开到肚脐,把内脏与骨头取出~完了放进事先备好的盐、花椒、樟木子等调料、总结一下把开口用大针麻线缝好、放在一个平台上.
过十天半月,在将猪膘翻一个身、倒出盐水后抬到粮仓收藏,放置一至三年后方可取出食用。每逢吉日或亲友前来,便用刀割下一圈食用或赠送亲友。
普米饭肠
每年金秋是各家各户宰杀年猪的时候,肥猪宰杀后,制作猪膘肉时余下的内脏可制作出一道道别有风味的地方佳肴,其中饭肠是最有特点的一种美食。
饭肠一般用猪肠灌制 - 先把猪肠洗净~然后去油翻面,灌入拌有香油与佐料的米饭,下一步放入开水中煮片刻即可。
食用时 - 切成小片或小截,用炭火烤烧食用 - 回味无穷.
腌酸鱼
腌酸鱼是居住在泸沽湖畔的普米人制作的风味美食。腌酸鱼的制作方法是:凡捞到半斤差不多的白条鱼,便小心地放在装有水的木盆里。
洗净腌鱼坛,把糌粑、食盐、花椒、烤酒等调料样样备好~然后将鱼腹破开,取出内脏,用清水洗去血迹。将鱼放进土坛里~放一层鱼、撒上一层糌粑等调料,装满后把坛口封好,置阴凉处、10多天后便可能打开食用...
普米族的索里玛同琵琶肉
索里玛与琵琶肉,味道鲜美,香醇有特色,贮藏经久,色味不变、是普米族人民招待贵宾亲友还有神祀活动的上乘佳肴,随着各族人民的相互交往,使得这特别而平凡的食品、饮料的声誉 越垒越高。
许多曾在普米族家中做过客的人们兴致勃勃的向旁人提起索里玛同琵琶肉 - 每次沉浸在无比兴奋的回忆之中 - 尽情描绘,赞颂不已.
一些没到过普米山寨品尝美味的朋友们也每次听的神情如迷,随之发出感叹;一些少男少女则早已心驰神往、希望总有一天要亲临普米山寨,做作普米人民的座上客,一饱口福
说真的,这两种食品的制做用料差不多,制作并不复杂,下面作一个简要介绍,有兴趣的朋友,设若条件也适合可以自己试着去做做。
索里玛的制作:取粮食(大麦、包谷、高粱均可)二十斤左右,文火煮熟后取出略晾一会~使其温度适当(温度似鲜牛奶,不能过冷过烫),然后拌入酒药(山中挖来的药材制成的粉末与一般酒糟两包相混单用市场上出售的酒曲亦可)、搅拌均匀,之后将其置于布袋之中~在放入竹篮里面用大石块压紧,使其发酵。
说真的~2—3天后(热天可短),手摸酒枣觉有热气即可装入瓦罐口。7—8天后 - 在封口处拆开一个小孔~从孔内注入凉开水,一小时以后~用一根竹、胶管插入罐内,吸引出罐内液体,这液体就是索里玛。
索里玛必随饮随制、平时罐子内不能有液体滞留~否则酒枣会过早失效!
普米族特色美味——猪头肉
普米族群众爱吃猪头肉,善做猪头肉。他们把猪头切下 - 刮洗干净,烤黄,在放在锅里慢慢炖熟,那悦目的颜色与扑鼻的香味 - 令人垂涎欲滴!
这美味的猪头肉在普米人眼里还有另一种意义、他们把它视为团结、同睦、兴旺的标记,这种观念来自一个古老的传说.(算命www.bmfsm.com)
相传在很久以前,普米人聚居的寨子疾病流行、家族械斗~人们纷纷卖儿卖女,逃离充满灾难的家园,远走他乡.留下来的人过着一种缺吃少穿~人心惶惑的悲惨生活!
这年的腊月二十九~老猎人阿达用竹扣子在燕麦地里捕到一头大野猪。他把猎物背回家,用滚烫的开水退去猪毛,放在栗炭火上烤黄!想想别人都还饿着肚子,阿达老人就把猪头放进土锅里炖熟,分给左邻右舍,让大家过了一个团圆节。说也奇怪,从这过后,山寨的疾病被驱除了~家族又重新团结起来,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
从此,普米族中就有了一个习惯,每当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把猪头肉割成几块,一块敬给长辈,一块留给出远门还未回家的亲人,一块送给已经出嫁的女儿。
倘使过了大年三十,家里还挂着猪头肉 - 就说明家人尚未团圆。万一猪头肉没有了,则说明家里入已欢度了一个全家团聚的新年。
- 上一篇:普米族的传统服装特点
- 下一篇:普米族的传统民族风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