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的传统文化艺术
纳西族的人们都会还算注重于姻缘~纳西族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自己创作出民间的艺术音乐~而你们想进一步的了解下关于纳西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是有哪一些吗?!
不妨随老师 一起了解下吧。

纳西族的传统文化艺术
纳西族的民间艺术音乐
被誉为“音乐化石”的纳西古乐
纳西古乐由《白沙细乐》、《洞经音乐》跟皇经音乐由...形成(皇经音乐现已失传)。纳西古乐融入了道教法事音乐,儒教典礼音乐、甚至唐、宋、元朝的词、曲牌音乐,变成了它有特色的灵韵,被誉为“音乐化石”。
纳西古乐有着一套严格的传承方式,他们遵循以师带徒或父带子的方式 - 使古乐代代相传 - 并用工尺谱为媒介以口传心授的方法传教...
师傅口唱工尺谱,一曲曲一句句地教,徒弟一曲曲、一句句地背。边背工尺谱边学习演奏一件乐器 - 然后逐渐实践,边学边奏、直至逐曲熟练。
正是由于这种严格的传承方式、纳西古乐才得以流存至今!
《洞经音乐》因其主要用于谈演道教经典《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简称洞经)而得名~自明清以来即风行于 各地文化阶层!
丽江木氏土司在明清时期将洞经音乐引入当地,开始繁衍流传...19世纪后,西学东渐,洞经音乐在中原几成绝响,可是在偏远的丽江流传了下来。
流行于丽江的洞经音乐 - 既具有古朴典雅的江南丝竹之风,又揉进了纳西族传统音乐的风格 - 形成了独具的韵律。现保留的曲目有《到春来》、《吉祥》等20余首 - 是十分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
纳西族的东巴文化
纳西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这个被世人称之为“象形文古国”的纳西人生活区域内,纳西人所创造出来的特别的象形文字不但创造了一种辉煌的古文明、特别是丰富了纳西族乃至 的古文化!
7月28日,生活报踏访56个民族的记者在对纳西族进行采访时深深感到,纳西人始终在为拥有这一特别的文字而骄傲。
有资料表明,纳西族是现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象形文的民族。
80%的居民使用纳西语
纳西族有着自己的语言、在纳西人当中~约有80%的居民使用纳西语,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纳西族先民~生活在汉、白、藏、彝等民族之间,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到与渗透,慢慢变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字...
相传,古时有一天,忽然发大水,唯有…才能一个叫崇忍利恩的人劫后余生~与天神知劳阿普的女儿衬红裹白一见钟情!
衬红裹白带领崇忍利恩上了天堂、但知劳阿普坚决反对这门婚事~特别是想出了崇忍利恩的主意!知劳阿普让崇忍利恩赤脚过刀梯~让他在一昼夜砍伐完99片森林,一昼夜烧光所砍伐的树木,一昼夜在被砍伐的99片森林的地上撒下种子,一昼夜把撒下的种子再如数收回等.
但知劳阿普没有想到崇忍利恩是9位开天男神、7位辟地女神的族系~他是连翻99座山不知道疲倦、连涉77条深谷不必须歇息的族系后代、任何人打不死也不会被征服.
当知劳阿普每一个的伎俩都用完后,只好将女儿嫁给崇忍利恩。
于是,崇忍利恩夫妻二人来到地上过着耕牧的生活!很快,他们就有了恩恒三兄弟。这三兄弟长大后 - 反而不会说话...
后来、经过祭拜天父天母后~三兄弟才会说话,但他们的话语却各不相同 - 大哥说的是藏语 - 后来发展成如今的藏族;
老二说的是纳西语,并一点点发展成纳西族;而老三则讲白语,而后提升变成白族.(算命www.bmfsm.com)
传说虽然过于浪漫,但说明纳西语和白、藏等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纳西语中,他们将这种象形文称之为“森究鲁究”,意思是“木石上的痕迹”或“木与石的记录”!
木同石是纳西东巴教中寓有深奥宗教含义的两种神秘的标记物~木是女性创世创物的神——沈的标记~而石则是男性创世创物的神——董的标记...
古老的纳西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规矩同知识都是由这两个神创造出来的,并将他们认定是智慧与世界本原的开启者。
直到现在,这种东巴文字仍在木制品或石制品上最为常见
世界上唯一存活的图画象形文字
有了语言才会发展成文字,纳西族特有的文字叫人称奇.
当走进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时、眼前琳琅满目的工艺品会让您目不暇接。不过在欣赏之余,记者发现、许多工艺品上面都刻画着相似于甲骨文的图案、小到风铃、首饰 - 大到运动鞋、T恤衫上面都能找到这种图案、甚至在丽江古城的城墙上同样能够看到同类的图案...
这些图案有的像漫画中的人物,有的像古朴的房屋~有的像耕牛 - 有的像刀具。纳西人告诉记者,这就是纳西族的文字——象形文,也有人将其称为东巴文或东巴象形文。
说真的,东巴象形文字究竟源于什么时候 - 目前还没有定论.纳西族的传统宗教是东巴教,东巴教信徒的名字叫东巴。在东巴教的迈进过程中,东巴先后刻制了象形文字同音节文字 - 并用这些字书写了东巴教的经书。
为此这些文字被称之为东巴文,这些经书被称之为东巴经。在古老的纳西人心目中,东巴能知晓天地,能测祸福、能降鬼驱邪,能求吉祥祛除灾难!
这事儿说来话长,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探险家、传教士走进了纳西族生活的区域时,发现了这个古老的民族真没想到在使用象形文字,于是将纳西族的生活区域称为“象形文古国”。
当这个发现被传出后~立即造成了全世界的轰动。
纳西族的东巴民间艺术
东巴艺术品是指东巴在宗教祭祀仪式中制作使用的木偶、面偶、泥塑同各种竹木编扎品、造型与众不同,生动逼真,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东巴雕塑艺术集中反映在木偶、面偶、泥偶与木雕的制作上.用树木雕刻成的木偶,是东巴在宗教仪式中制作所用神鬼泥面偶时参考的模型 - 已收集到三十多件.
东巴们都有一双具备艺 术灵性的巧手,个个能雕会塑、所雕出的多种神木偶,有的似凝神沉思,有的像举手远眺,有的张口欲鸣,形貌古怪!
东巴木偶则头戴法帽、胸挂神珠、端坐自如,轮廓粗犷,线条刚劲...
在东巴教的三十多种仪式中,都要使用神、鬼及动物的面偶, 它用青稞面或大麦面捏,总计约有两百个之多。面偶一般须在举行宗教仪式的头天晚上捏制完成 - 一个东巴一夜能捏出上百个。
每一个面偶都有固定形象,神态各异...在仪式活动中,神面偶置于上方神坛上,鬼面偶放于下方鬼寨中.同一类型的鬼面偶 - 其形状也互有差异,如生有蛇头、鸡头、牛头、马头、羊头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用泥捏塑的泥偶...这些泥面偶都是东巴信手捏制~一气呵成的,有单纯明快的审美特点...东巴面偶、泥偶和木偶作品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并不注重去刻画形象外部的逼真酷似,而是用全局写意的手法,如眼睛就似随意凹陷的两个洞,嘴巴的轮廓也只似微张的一条缝,从局部看显得特别简单~但要是...的话从全部看,整个造型给人 一种活灵活 现的神态,从并不维妙维肖的外形中透出一种内在的生命精神...
这些神灵偶像的造型自然浑朴,神态天真憨稚、普通平与,使人到亲切,全无神灵那种道貌岸然、威严神圣、高高在上的敬畏感,有的还显现出一种滑稽的意味,其人情味、世俗生活气息十 分浓郁、造型也完全是山民村夫那种纯朴的气质格调。
在东巴文化艺苑中,还出现了东巴文字跟神灵鬼怪形象的木刻雕板!东巴制作木刻雕板的目的主要是想用来拓印,这为广泛传播东巴文化艺术作品创造了一个条件。
- 上一篇:纳西族的传统民居特色
- 下一篇:纳西族的传统工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