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的民风民俗
纳西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纳西族的人们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省跟 地区以及云南地区,而你们知道纳西族的人们有着怎样的民风民俗的吗? 现在老师 就分享一些关于纳西族的民风民俗给大家,不妨随老师 一起了解下吧。

纳西族的民风民俗
纳西族的特色饮食
纳西族习惯一日三餐,主食以小麦、玉米跟大米为主,加工制作成窝头、馒头、粑粑、米饭等花样,山区杂以洋芋、荞与青稞,喜喝酥油茶,常吃杂锅菜、火锅和大块肉。
城镇、坝区的烹调技术较高,待客时,饭前多设海棠、瓜果、蜜饯等自制茶点,而“八大碗”、“六碗六盘”等花色品种很有特色。
宴请贵客多用“三叠水”~一般用三种大小不同的碗具盛菜,有了高矮三个层次,菜谱除了多数时候使用的蔬菜外~特意加上一些山珍海味.
丽江粑粑
“丽江粑粑鹤庆酒,永胜油茶家家有”。丽江粑粑在从前地处南方丝绸之路、滇藏茶马古道的丽江在马帮队伍中倍受欢迎,因其久置不会变质变味、味美如初而得其"丽江粑粑摆不坏"的美名。
蜜饯:(算命www.bmfsm.com)
海棠果蜜饯,纳西语“多利久补”。 香橼蜜饯,纳西语香“橼”同“缘”。
佛掌参:
因形状酷似僧侣手掌而得其美名!相传,玉龙山下有一对夫妇~久婚未得子女。一日~去祭拜玉龙山自然神,途中遇到一位东巴,东巴给两位做祭祀后指点说,只要吃了玉龙山上的一种状如佛手的野菜 - 定能生育。
食后,不出所料生下了子女8个... 佛掌参是一道妙手良药、书中讲其功能为"补肾壮阳、滋阴养血 - 治疗妇科疾病等有特效。
百合圆子:
“百合同心”~“合合”纳西语为同睦相处,意寓家庭团结、与睦,“家和万事兴”~朋友、睦邻间讲求志同道合,尊老爱幼等。
白豆酥肉:
纳西语“思思”即相好,友好之意!在纳西婚俗中~男女相恋后,在其父母、亲友同意后在宴席上加一碗酥肉、标志男女双方已相爱而订婚,务必成亲...
白芸豆代表多子多福,儿孙满堂。
大肉:
又叫“大红肉”意寓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是纳西族婚宴、节日宴席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大红肉在婚礼、节日中又增添了喜气。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改善,但大红肉当“传统节目”还是保留了下来。
老龙皮:
是产自玉龙山近千年栗树上的寄生苔藓植物。 从古至今,玉龙雪山都是纳西人心中的一座神山、圣山。纳西人在每年年初、都要带上一些上好的、自己舍不得吃的供品前来祭拜玉龙神,年年如此~无论如何干旱、庄稼欠收年景,纳西人的虔诚感动了玉龙神,于是,玉龙神就赐给了纳西人这道山珍“老龙皮”。
纳西族的成年礼——踩猪膘
纳西族的摩梭人成年礼又称“穿裙礼”或“穿裤子礼”,俗称“踩猪膘”。
有人说:“没有穿裙的少女,只是一棵含苞的花蕾;穿上了百褶裙的少女、就开始成一朵芳香四溢的花了。
”这个传统礼仪一般在大年初一为家中满十三岁的孩子举行。仪式在母系大家庭中进行!屋中火塘下面建有两根柱子~右边为女柱、女孩子的穿裙礼在女柱下进行;
左边为男柱,男孩的穿裤子礼在男柱下进行。仪式开始前、成丁者的衣服分别挂在男女柱上、达巴(祭司)则在一旁念经。
成丁的孩子先给狗喂食以示谢恩.考虑到神话讲到人与狗换了寿命,才可活一百岁!孩子身体被洗净后 - 裸身站在柱子下~双脚分别踏在猪膘与粮袋上。
女孩右手拿帽子、项链、耳环等;男孩右手拿长刀、左手握银元、布匹之类.女孩穿裙仪式由母亲或属相符合的女人来操作,男孩穿裤子仪式由舅父来完成。
穿着完备后,亲友长辈向孩子送礼,成丁孩子分别向祖先牌位、锅庄神、灶神和父母长辈叩头致谢,之后静听达巴念诵祖谱~并跟唱祝福歌.
仪式结束后 - 青年男女通宵达旦举行舞会。
纳西族的“龙虎斗”
大家可能不知道,纳西族聚居于滇西北高原的玉龙雪山和金沙江、澜沧江、雅砻江三江纵横的高寒山区~用茶和酒冲泡调与而成的“龙虎斗”茶,被认为是解表散寒的一味良药~“龙虎斗”茶老是受到纳西族的喜爱.
纳西族喝的“龙虎斗”、制作方法也很奇特。起初用水壶将水烧开,在同时另选一只小陶罐,放上适量茶,连罐带茶烘烤。
为免使茶叶烤焦~还要连续转动陶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茶叶发出焦香时,罐内冲入开水,烧煮3~5分钟!在另准备茶盅,一只放上半盅白酒,下一步将煮好的茶水冲进盛有白酒的茶盅内!
这时、茶盅内就会发出“啪啪”的响声,纳西族将此看作是吉祥的征兆。声音愈响,在场者就愈高兴。
纳西人认为“龙虎斗”还是治感冒的良药、提倡趁热喝下。如此喝茶,香高味酽 - 提神解渴...
但纳西族认为~冲泡“龙虎斗”茶时,只许将茶水倒入白酒中,切不可将白酒倒入茶水内。
- 上一篇:纳西族的传统民俗文化
- 下一篇:纳西族的传统民居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