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的传统民族风俗

时间:2016-11-15 13:43:13     编辑:ky04
20

纳西族在传统的民族中也是有着多种独特的风俗、而纳西族在风俗是有着多种与众不同风俗。而你想了解纳西族的传统民族风俗多少呢?

现在老师 就分享一些关于纳西族的传统民族风俗知识,试试看随老师 一起了解下吧.

纳西族的传统民族风俗

纳西族的传统民族风俗

纳西族有那一些民族风俗

纳西族的“龙虎斗”

纳西族聚居于滇西北高原的玉龙雪山和金沙江、澜沧江、雅砻江三江纵横的高寒山区,用茶同酒冲泡调与而成的“龙虎斗”茶~被认为是解表散寒的一味良药,“龙虎斗”茶总纳西族喜爱。

纳西族喝的“龙虎斗”、制作方法也很奇特。首先来说用水壶将水烧开,在并且另选一只小陶罐,放上适量茶,连罐带茶烘烤。

为免使茶叶烤焦、还要连续转动陶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茶叶发出焦香时,罐内冲入开水~烧煮3~5分钟。在另准备茶盅,一只放上半盅白酒~然后将煮好的茶水冲进盛有白酒的茶盅内。

这时,茶盅内就会发出“啪啪”的响声,纳西族将此看作是吉祥的征兆...声音愈响,在场者就愈高兴!

纳西人认为“龙虎斗”还是治感冒的良药~提倡趁热喝下。如此喝茶 - 香高味酽 - 提神解渴。

但纳西族认为,冲泡“龙虎斗”茶时 - 只许将茶水倒入白酒中,切不可将白酒倒入茶水内...

纳西族民族风俗有那些

纳西族的特色饮食

纳西族习惯一日三餐 - 主食以小麦、玉米跟大米为主,加工制作成窝头、馒头、粑粑、米饭等花样,山区杂以洋芋、荞与青稞、喜喝酥油茶,常吃杂锅菜、火锅与大块肉。

不瞒你说~城镇、坝区的烹调技术较高,待客时,饭前多设海棠、瓜果、蜜饯等自制茶点,而“八大碗”、“六碗六盘”等花色品种很有特色...

宴请贵客多用“三叠水”、一般用三种大小不一样的碗具盛菜,变成高矮三个层次,菜谱除了习惯上使用的蔬菜外 - 特意加上一些山珍海味...

丽江粑粑

“丽江粑粑鹤庆酒~永胜油茶家家有”。丽江粑粑在以前地处南方丝绸之路、滇藏茶马古道的丽江在马帮队伍中倍受欢迎,因其久置不会变质变味、味美如初而得其"丽江粑粑摆不坏"的美名。

蜜饯:

海棠果蜜饯,纳西语“多利久补”。 香橼蜜饯,纳西语香“橼”同“缘”。

佛掌参:

因形状酷似僧侣手掌而得其美名。相传,玉龙山下有一对夫妇 - 久婚未得子女。一日,去祭拜玉龙山自然神~途中遇到一位东巴,东巴给两位做祭祀后指点说~只要吃了玉龙山上的一种状如佛手的野菜,定能生育。

食后 - 确实这样生下了子女8个。 佛掌参是一道妙手良药 - 书中讲其功能为"补肾壮阳、滋阴养血 - 治疗妇科疾病等有特效.

百合圆子:

“百合同心”,“合合”纳西语为和睦相处 - 意寓家庭团结、同睦,“家与万事兴”,朋友、睦邻间讲求志同道合,尊老爱幼等.

白芸豆酥肉:

说真的,纳西语“思思”意思是相好,友好之意。在纳西婚俗中,男女相恋后,在其父母、亲友同意后在宴席上加一碗酥肉、标志男女双方已相爱而订婚、千万要成亲。

白芸豆代表多子多福~儿孙满堂!

大肉:

又叫“大红肉”意寓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是纳西族婚宴、节日宴席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大红肉在婚礼、节日中又增添了喜气。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在连续改善 - 但大红肉以...的身份“传统节目”还是保留了下来。

老龙皮:

其实吧 - 是产自玉龙山近千年栗树上的寄生苔藓植物。 从古至今 - 玉龙雪山都是纳西人心中的一座神山、圣山。纳西人在每年年初,都要带上一些上好的、自己舍不得吃的供品前来祭拜玉龙神,年年如此,不论…都干旱、庄稼欠收年景,纳西人的虔诚感动了玉龙神 - 于是、玉龙神就赐给了纳西人这道山珍“老龙皮” 

纳西族传统民族风俗

纳西族的婚俗

丽江坝区过去的纳西人,这是因为在1723年雍正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首汉族文化作用加深,在婚姻上也已实行一夫一妻与父母包办婚姻的制度。

儿女婚事由父母做主,媒人撮合、以牛、羊、猪,酒聘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三从四德,夫唱妇随等汉族传统伦理,丽江纳西与汉族、藏族联姻的较多。

在本民族内部、同姓不同宗的人可以通婚,但绝对禁止同家族的人结亲...结婚,一股都要经过订亲、请酒,举行婚礼的程序:

订亲、纳西语叫“日蚌”,意为“送俩”!男孩长至五、六岁时~父母便注意给他物色媳妇 - 请算命先生或祭司东巴排八字,对生辰,说不定到寺庙烧香求签.

若是相中的女孩和儿子的生辰属相相合时,父母便托媒人带一壶酒去女家为儿子说来。如女方父母同意 - 待女孩十岁左右意思是择日举行讨婚礼。

订婚时~男家须向女方送礼物,首座次称为“小酒” - 男方送给女家白米二升(约20斤》、酒一坛(约5斤)、红糖二至四盒、茶叶二包。

不瞒你说,其中糖、茶、酒是不可缺少的礼物,其余礼物的多少、视男方的富裕程度决定。小酒以后,任何一方觉得婚事不合适时 - 都可以反悔,如女方想退婚,不能不把所收礼物如数退还男家:茗男家想毁约,把决定通知女方即可。

小酒后隔上一年半载,男家再向女家送第二次礼,叫做过"大酒"。除备有过小酒的礼物外,还要赠送上布一件(7尺约)、衣服两件、玉或银手镯一对、猪肉三十斤、现金若干等,披红挂彩,由媒人跟男家亲友送到女家。

女方以酒席相待~客人喝着男家送来的酒,称赞酒好、酒甜,并向结亲的两家祝贺...酒席后 - 女方送一壶酒同两盒红糖或一些糙把给男家口礼。

男家再将女方回赠的酒敬献祖宗,宴请亲友。“大酒”之后,双方再不能反悔婚事!

送“大酒”后的第二天,男家的至亲去女家会亲、从此,两家人开始互访。自可婚到结婚前 - 男方每年在端午、中秋、冬至三个节日,都要请媒人给女家送去大米一盘(约5斤).

茶叶二包、红糖二盒~有些地方~在丰收农忙时~男方请未婚媳妇帮助割麦一天,选送一、二驮优质小麦馈赠女方,作为女子的“私房”。

每年春节,未婚男女各自找个伴友~陪同前往对方家里拜年。任何一方家里有事,对方便前往帮助,但未婚夫妻互相不能谈话跟接触~一定得严格遵守传统伦理。

男女二十岁差不多,方择吉日举行婚礼、纳西语叫“楚美如、意为“娶媳妇"!

婚礼由新郎家族中能干的长者,分派同家族的人操办...迎亲的前几天,新郎家的院子内要搭大篷,在大门同院中扎迎亲牌坊。

富有人家还挂宫灯、字画,到处张灯结彩...在洞房的门框上方~挂一个用红纸徒糊的筛子~上插三支用柳树或桃时作的箭,井在红纸上写着“麒麟在此”四字,以求驱邪得福.

正式迎亲的头天,媒人带领男家亲友还有吹鼓手,抬着迎亲的衣服、布匹、酒、肉、米、糖、茶、月饼跟饵炔(米或糯米蒸熟后,再在木模内压成讲),再加三十至五十元半开(以前的价值)~前往女家,沿途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女家将男家彩礼放在院中的方桌上~举行好懂的点收仪式...送礼的人在女家吃过茶点或便饭也就是说返回。当晚、男家在院中摆上糖果、蜜饯、酒与茶水,招待同付及邻村的青年。

男女青年们边唱祝婚歌、边跳舞,猜拳欢笑,以示庆贺!女家亦在本村招待男女青年 - 唱跳的是“嫁女"古歌.青年们憧憬着以后的日子的幸福生活,欢跳到深夜,新郎与一位父母双全的小男孩或好友同住新房,俗称"压床".标记新郎从今往后如伴友家一样,儿孙满堂~全家多幅。

说实话,第二天正式迎亲,大宴宾朋、又叫“办大酒”。清晨,男家的媒人、吹鼓手跟亲友~带着新娘婚礼时需穿戴的衣物,到女家迎接新娘,新娘换上男家送来的新衣服,外罩红大褂,头插首字跟鲜花,再蒙上红布头帕,一边拜祭祖先、拜别父母亲友,一边哭泣,表示舍不得离开他们...

新娘坐轿或是步行 - 全凭男家的经济条件与路程远近而定。但她务必要在同族长辈、兄弟姐妹及女伴的陪送下前往男家.娘家陪迭的嫁妆,一般有大木柜子两个,箱子一对、被褥二至四床,衣服数套套,绣花鞋一、二十双,火具、铜锅、铜盆,铜壶、铜盘,铜勺,铜锁和铜制的水桶等生活用具、以及梳妆用品,随同新娘送至男家:送亲队伍的前面,中一人手持柏香木做的火把开路、意为清除秽气 - 驱逐邪恶、大吉大利,途中,“少年们争先恐后抢夺新娘盖脸的红头帕 - 抢到手后~由新娘用喜糖换回.

新郎穿长衫、马褂,带着礼帽在门前迎候(也有亲自前往女家迎亲的)。新娘一到,新郎上前掀开花轿门帘,扶新娘出轿,然后躬身向送亲的人们致谢。

新娘进大门时,不能不跨过门槛正中的“马鞍”(是用大红纸包贴在门尴上的)~意思是跨过“马鞍”,就算是男家的成员了。

新娘与新郎先菱惜上或厨届的祖先台前拜祭祖宗,下一步进入洞房,新郎要当即换上新娘送的栓有红丝线的新鞋,表示以后永不分离,完了出新房招呼客人...

新娘”在房内脱下红大褂,重新梳妆打扮。过一会,伴友们簇拥着新郎,新娘至堂屋,举行“分大小仪式”,也就是说依长幼亲疏拜谢新郎方面的长辈、归根到底敬拜来宾...

仪式结束后,按照传统习惯 - 男女宾客分别入席就座男宾席上,新娘的兄弟或侄子被尊为上宾,坐于首席,女宾席上 - 新娘的母亲同伴女最受尊重:其余来宾、依长幼亲疏入座。

喜宴至少摆六盘六碗,新郎向男宾席敬酒~新娘到女宾席劝饮.亲朋们开怀帧饮~祝新夫妇永结同心。夜晚、青年们围着篝火唱跳婚歌、喜歌跟欢乐调,有的通宵达旦。

主人以酒、茶、瓜果、糖点盛请招待客人,新郎、新娘也出来敬酒。来宾兴致越高,主人便越感到荣耀跟吉祥。新郎、新娘人洞房后 - 部分地方有闹洞房的习俗。

第三天新人回门~由女家宴客。早餐后、妆扮好的新娘、新郎、在男女伴友与亲属的陪同下,赴女方家省亲~并带去茶、糖、肉、饵块等礼物;

快到娘家时,新娘放声哭泣~显示急叨地想见父母与兄弟姐妹。到女家后,新夫妇先拜祖先~继拜父母与长辈,末了向客人敬酒行礼:新郎行三礼九叩,新娘行四礼八拜...

客人们畅饮祝福,并送新娘一些礼物。女方男女青年到新郎同男伴友坐的专席上去敬酒,在同时戏弄刁难他们,如在端给他们的大碗卫放根长粉丝;

用马尾毛或头发把肉一块块串在一起,把米饭堆得又满又尖之类的,当晚,夫妻俩必须返回、不能留宿女家、女家应回赠些酒、糖这样的的礼物给女儿、女婿。

说真的,第四天假设新郎与新娘如离丽江古城近~就同游丽江古城街~给路遇的亲友散发喜糖...第五天、新娘独自回娘家省亲,同母亲...姐妹、女伴谈话。父母则再次教育她待人处事、生活等方面的规矩与礼节。但新娘当晚必须返回夫家。(算命www.bmfsm.com)

在婚姻关系中,丽江坝区纳西盛行姑舅表亲优先婚配(纳西话叫“阿贝则美该”、意为“舅舅可强认姑母的女儿为儿媳”)。

依照传统风俗,舅父的儿子有优先娶姑表姐妹的权利,即使舅表兄弟是傻子、姑表姐妹也无权拒婚。舅父除非…否则在外甥女病残或八字跟儿子不合时,才允许她嫁给外人。

    Ξ 相关阅读: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