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很多的地方~有很多的传统节日,有很多的风俗习惯,有生活习俗,也有婚俗,苗族青年男女婚姻的缔结以自主婚姻为主,通过社交同谈情说爱来确定。
社交活动多在节目或赶场天进行、形式是小伙子同姑娘对歌,互相了解情况,沟通感情~若双方情投意合,再由男方家长请媒人到女方家说合.
一起看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的生活习俗
吃:1.吃油茶。油茶是将油炸后的爆花米~掺水煮成的待客茶 - 客人喝了,主人高兴,不喝,则认为是瞧不起主人。
有的还要喝3杯~首座杯是油茶,第二杯是苦茶~第三杯是甜茶!
2.吃山 泥鳅( 晰蜴、统称 四脚蛇)。将处理后的山泥鳅加少量米粉 - 一起腌入坛子内、用来招待贵客!
3.吃青菜。农历过年喜欢吃青菜 - 一般不切碎。
其实吧,穿戴:苗族的服饰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男,一般老人穿无领斜扣大襟衣,束腰带,穿裤脚 - 打绑腿。中年人合青年人、穿开襟上衣~短而小,布料多是自产的"家机斑衣",妇女服饰另具风格,上身穿无领镶边绣花衣~缀栏插花瓣跟其间 - 下身着镶边、绣花或数纱宽脚裤!
引人注目的女头帕,一般有一丈多长 - 颜色是青、蓝两种,黑色相间衬花格子有的包丝帕。
住:1.吊脚楼 - 吊脚一般2-3屋,飞檐翘角、并有走廊围白木质栏杆,栏杆雕有各种图案!吊脚下层用来贮藏粮食,存放农具、堆放柴草、土灰,或圈牛、羊、猪及厕所等。
上层为人居住...
2.火炉,形状为方形~高60-70厘米,上面周围用木板盖好 - 四周用砖、石砌好、中间围成正方形火塘、用来烧火做饭~周围下层为空间~用以关鸡、鸭...
天冷时,主、客人都坐在火炉上,说笑、谈论家事跟休息!火炉上吊有一个不同形状的木架,将种子、茶叶篓、草鞋等挂在上面.
婚丧习俗
恋爱:以歌为媒,农历三月初三,青年男女穿戴整齐 - 成群结队赶到山头水边,对歌恋爱...情同意合者,便相邀离去,表示恋上了。
平时看牛、放羊也对歌,并赠红...双方父母同意便结婚,如不同意,还有逃婚的习俗...
结婚:一般在结婚前一个月 - 长则半年,就开始 哭嫁!对长辈要一个一个地器、完了再送礼物,现在改变了许多!
男女结婚时 - 女方同来人到男方家吃三天三晚酒,这三天新娘只能同伴娘睡,不能合新郎同床。三天后 - 新娘同伴娘一起 回娘家生活~二年、三年、五年不等。
男方有农事需人帮忙,接女方在男方家同住!待女方怀孕后,才能接新娘到男方家长住期共同生活。
丧事:老人落气时,要抬到中堂里,坐在正中、备有斗(容器)、凉筛,坐在斗上脚踏凉筛落气。洗尸~由长教子井里担水,参入 桃叶、菖莆叶煮成温水给洗尸,洗过的水(倒入便桶),让其后代各个尝三点,说明吃字不愁,叫"衣饭水",在死者身上围白线,一岁一根,平时掉的牙齿要保存着 - 殓时放入棺材内,死后头发禁烧。
进棺材时,口含银~手捏茶叶米还要到飞山庙点亮。
半夜搬家
是云南 祥云县茶朗哨乡苗族的一种世代相传的习俗。旧社会半夜搬家是为躲避财主的债务~如今已失去本来的意义,当上一种传统的民族活动了.
不论谁搬家,村里人都来帮忙祝贺。他们把要搬走的东西放在院子中间,吹芦笙、吹 唢呐~弹三弦,大家围着家具起舞~歌舞一停、主人忙给客人敬酒。
把家具搬放在新房院后~再次围成圈跳起欢快的舞蹈。跳舞的圈子非常讲究、中间一圈是小孩、标记苗家的希望合以后;
第二圈是姑娘、标记美好的花朵;第三圈是小伙子 - 标记着苗家兴旺坚强;第四、五圈是老人,说明苗家儿女在老一辈培养、教育下茁壮成长。
半路“抓亲”
此风俗流行于湘西苗族地区。姑娘结婚时、由六个年轻姑娘与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构成送亲队伍.迎亲队伍由六个小伙子同两个姑娘由...形成。
两支队伍都在清晨五更相向出发,相会后~迎亲队伍把挑来的 糯米饭交给送亲的大嫂,大嫂把盛新娘用品的竹篮交给 迎亲的姑娘 - 然后起把糯米饭给大家吃。
这时迎亲的一个姑娘说:“婆婆,谁是我家嫂嫂啊?”话音没落,送亲的姑娘将新娘紧紧围在中间保护起来...
迎亲的小伙子同姑娘们就设法去“抓”新娘。最终新娘还是被“抓”任务!由走了 - 送亲的也便完成
迎亲的带走新娘~双方道别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