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的传统民居特色

时间:2016-12-06 15:13:28     编辑:ky04
20

拉祜族的人们居住的地方都是有着有点多的竹子来建筑,而你们知道拉祜族的传统民居特色其实是有哪一些需要讲究的吗?不妨随老师 一起了解下吧。

拉祜族的传统民居特色

拉祜族的传统民居特色

拉祜族民居特色在哪

拉祜族传统房屋建筑形式是竹木结构的木桩斜顶楼房,有方形还有椭圆形两种。房屋大小不一 - 陈设简单 - 起居饮食都在一处.

困火搪而眠~许多贫苦农民无被盖,垫竹篱,盖蓑衣、烧火取暖!合汉族、彝族杂居或毗邻而居的拉祜族,通常采用土掌房或竹木结构的低矮草房,建于向阳的平坡上,贫户一般不开窗,不分间,一家数代分床同宿~床临火塘四周,着样就能夜寒取暖,居室十分简易。

在澜沧县原糯福区一带,民主改革前尚保留着大家庭公社集体居住的大房子...大房子为竹木结构木桩的双斜面长形草房,一般的长十八至二十米,宽八至十四米,内分成若于间,供各个个体家庭居住~多达一百三十余人,居室外设有各户火塘。

此种大房子 - 大多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随着家庭公社曲解体而消失

拉祜族传统民居特点

拉祜族的住房~还有一种占地仅几十平方米的“干栏”式小楼,楼的形状有方形的、有圆形的...

楼上住人,楼下堆杂物 - 登楼之梯仅是一根独木或两根捆在一起的圆木。着种独屋,是已无其他家族成员的个体家庭的居室

拉祜族民居有什么特点

拉祜族常见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或半山区,少数居住在坝区边缘,一般在靠近水源的山冈。村寨规模小至几户,大至百余户,常见为15户~30户。

(算命www.bmfsm.com)

拉祜族房屋建筑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干栏式重檐木柱楼,多为拉祜纳居住...楼分上下两层 - 其楼形似傣竹楼,但较之简陋 - 多以栗木为柱、竹为椽,草为顶 - 以竹篱为墙...

底室无墙~用于关畜禽、堆放杂物 - 楼上住人。竹楼分长楼、小楼两种...长楼高7米~8米,呈长条状、面积在100平方米~200平方米,供家族全体成员居住。

楼门开在大梁的上下两侧,楼室有走廊。走廊一侧设居室,一个小家庭住一格,没格有一火塘供小家庭做饭、取暖。

到20世纪60年代接下来 - 随着大家庭公社的解体,长楼随之消失 - 目前多为小楼.另一种是拉祜西居住的土墙平房或板壁平房,内分三间,一间为厨房、一间为堂屋...

拉祜族民居分落地式茅屋与桩上竹楼(干栏式)二种。

田落地式茅屋栽20棵木桩叉,三棵横梁、 两棵牵手搭在木桩叉上,铺上椽子与茅草。四周用竹笆围栏或用土舂墙,中间用竹笆或舂墙隔三间, 右边一间设火塘~供父母住,左边一间为儿女位~中间为堂屋~供神龛。

    Ξ 相关阅读: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