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的传统民居特色

时间:2016-12-06 15:08:36     编辑:ky04
20

景颇族的人们都是比较喜欢集中居住,他们对于建筑民居方面也是设计得有点有特色,而你们知道景颇族的传统民居特色是有什么吗?不妨随老师 一起了解下吧。

景颇族的传统民居特色

景颇族的传统民居特色

景颇族民居特色在哪

景颇族民居适应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 - 多架空楼居,分低楼跟高楼,平面多为长条形。以山区资源丰富的竹、木为构架,片竹或园竹做墙,草顶~屋面呈倒梯形,屋脊向山墙方向伸出以获得较好的防雨效果,因而发展成到梯形屋顶四壁低矮的竹楼外貌,是景颇族民居的独一份形式。

景颇族民居平面为长条形,由端部山墙入口,竹楼分低楼及高楼式。受汉族、傣族的作用,民居形式又有平房、傣族干阑式及外廊式几种。

低楼式:平面为一长条形、楼面架空 - 离地60~100厘米、其下养猪、鸡等~上面住人.

高楼式:平面也是一长条形.底层高1.6~1.8M,养牛、猪、鸡或舂米。上层住人高1.2~1.5M!主要进口人设在山墙一端~架楼梯进入二层...

平房:受德宏旱傣居民的影响,一般为3~4间、进口仍设在山墙一端,有一较浅的开敞式门廊做舂米及生活用。

傣族干阑式:形式类式瑞丽水傣民居,楼高2.0M,下层关牲畜,上层住人...房间分割无一定格局 - 按需要自由划分。

外廊式:一般为散间楼房,底层高度,低者1.0~1.2M,高者2.0~2.2M。

以上个类型民居的室内分割大体有如下三种:

纵向分割:是景颇民居的传统分割方式、室内依房屋的纵轴线分为上下两部...

横向分割:低楼式、高楼式、平房和外廊式采用横向分割者一般均为三间,中间为堂屋、后间为卧室、前间为厨房。

傣族干阑式分割:前部为一宽大的客房,后部分隔为厨房跟卧室 - 布局与傣族干阑式类似.

房间的是...合起来的,景颇族民居的房间由...形成有前廊、客房、厨房、卧室跟贮藏。前廊一般为两间,做居室入口处的缓冲地段,放置物品或舂米。 

景颇族传统民居特点

景颇族民居适应其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多架空楼居,分低楼与高楼~占地平面多为长条形...景颇村寨大都在高半山上,背山面水而建。

多以山区资源丰富的竹、木为构架,片竹或园竹做墙,草顶,屋面呈倒梯形,屋脊向山墙方向伸出以获得较好的防雨效果~其所变成的梯形屋顶四壁低矮的竹楼外貌~是景颇族民居的独特形式。

大山深处散居的景颇族民居都是传统干栏式竹木结构的草房,房架用带树杈的木柱支撑~以藤条绑扎固定,房顶覆盖茅草、墙壁和楼面均为竹篾编织而成,有晒台!

(算命www.bmfsm.com)

长条式的房屋都在较集中的村落,房屋脊长檐短 - 也属于干栏式结构、依楼底架空高度分高楼与低楼~以低楼居多,当地称“猪脚屋”。

低楼架空离地面不到1米,四壁低矮无窗~在山墙入口处有宽而长的。

景颇族民居有哪一些特点

景颇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刻苦耐劳、热情好客、骁勇威猛的民族性格著称。

景颇族民居适应其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多架空楼居,分低楼和高楼,占地平面多为长条形。景颇村寨大都在高半山上,背山面水而建。

多以山区资源丰富的竹、木为构架,片竹或园竹做墙,草顶,屋面呈倒梯形,屋脊向山墙方向伸出以获得较好的防雨效果,其所变成的梯形屋顶四壁低矮的竹楼外貌,是景颇族民居的独一份形式...

大山深处散居的景颇族民居都是传统干栏式竹木结构的草房,房架用带树杈的木柱支撑,以藤条绑扎固定,房顶覆盖茅草,墙壁与楼面均为竹篾编织而成,有晒台。

长条式的房屋都在较集中的村落,房屋脊长檐短~也属于干栏式结构、依楼底架空高度分高楼与低楼 - 以低楼居多~当地称“猪脚屋”。

低楼架空离地面不到1米,四壁低矮无窗,在山墙入口处有宽而长的前廊,是家人乘凉跟主妇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

前廊的屋面悬挑出来,三面临空,以独木梯或矮梯上下。房屋一端有一中柱露出屋顶并向前延伸~再立柱支撑形成小亭间,是舂米、喂猪同制作工具的地方。

室内以布帘自由隔间,也有用竹席隔间的~但都不到屋顶,每间都有火塘~方便夏天驱蚊,冬季烤火!一般以中间一间做厨房、设吊架...

居室内大都不设床铺,席楼板而卧

    Ξ 相关阅读: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