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的传统民居特色
布朗族的人们居住的地方一般都是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而你们知道布朗族的传统民居特色其实是应当如何选择吗?不妨随老师 一起了解下吧。

布朗族的传统民居特色
布朗族民居特色在哪
布朗族村寨多建于海拔2000余米的山间,选建寨子的主要条件是要方便种地。大多数布朗族村寨的房舍顺山坡密集建盖,村民聚寨群居。
住房是一楼一底的干栏式竹楼。房屋位竹木结构~楼上供人居住 - 楼底无墙,用于堆放杂物...楼上居室用竹篱或木板围建 - 仅留一门 - 室内光线较暗。
屋面分四面两台,呈重檐状,下檐很长,直伸至距地面4米~5米处。楼前面大门前搭架着木梯。楼上设有阳台~摆放装水的土锅土罐,是洗漱同晾晒衣物的地方。
屋顶盖草或瓦片 - 楼板用竹笆或木材铺设...楼室分堂屋、火塘、卧室三部分!火塘设于 ,既用语做饭,又用于取暖、照明,并一般在火塘边接待客人。
堂屋与卧室用竹笆或木板隔开,卧室内不搭床架、按性别分别于大概两边,席地而卧...粮仓一般盖在屋外或村外 - 搭高台架堆放。
(算命www.bmfsm.com)
布朗族也是一个山地民族、聚寨群居是其民族特征之一...布朗族居住的村寨一种叫“拥”,一种叫“邦” - 区别在于建寨时会不会举行过建寨的仪式。
建寨早先不仅要认真挑选寨址,而且要占卜选择位置。寨址选定后,便举行建寨仪式。仪式由寨主或佛爷主持,按他们的指点,群众用茅草绳与白线先把寨子的范围圈起来,主持人围着念经滴水~村民尾随其后跳建寨舞、并把围寨子的草绳串联起来,说大家 合力,愿意团团结结地居住在这个地方。
然后建四道寨门,人们才在圈内破土建房...这样建起来的寨子叫“拥”。“邦”的含义是棚房~在布朗族人心中并非村寨 - 而是歇脚的临时居住的房子!
布朗族传统民居特点
布朗族人居住的干栏竹楼位竹木结构,与傣族大致相同。房屋样式多是上下两层。传统的民居中、人住楼上、牲畜关在楼下.
如今,富裕起来的布朗人已经改变了原来居住方式...家里人住楼上,待客在楼下...而牲畜棚早已经远离人住的房屋。
布朗族民居有哪一些特点
干栏式建筑
俗称竹楼,有上下二层,楼上住人,楼下关牛马猪鸡,安置舂碓~还可以堆放干柴及其他杂物,不砌围墙、四周有栅栏 - 设进出口。
竹楼屋顶位歇山式,分位四面,脊短坡陡,下有披屋面 - 呈项用草排或瓦片覆盖。楼室门口一方安置木梯一架、一侧设有阳台!
屋顶是用干草或竹枝架成、单调与此相对不失朴素的风采。房子虽小巧,但容纳性还是不能忽视的。
"贺新房"
"一家盖新房 - 全寨来帮忙",这是布朗族的一条古规。布朗族建盖新房一般择傣历四五月间房。
建房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的祭祀、占卜活动。新房子落成后~主人家要举行贺新房仪式~请客吃饭~唱贺新房调;有的还要举行栓线仪式、预祝新房的主人大吉大利。
- 上一篇:布朗族的传统民风风俗
- 下一篇:布朗族的传统文化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