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里端午习俗

时间:2015-05-05 14:19:44     编辑:ky01
20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然而在这一天屈原故里习俗有哪些?关于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

  屈原故里端午五大习俗
1、划龙舟前游江招魂。在端午节里,很多地方划龙舟,但在划龙舟前举行游江和招魂仪式,却是屈原故里所独有。相传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抱石投江,以身殉国,消息传到屈乡,乡亲们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演变为现在的游江招魂。
2、向江中抛棕子。在端午节包棕子吃棕子,是很多地方的习俗,但在屈原故里还有一个在游江时向江中抛棕子的习俗。相传乡亲们在打捞屈原尸体的时候,将粽子纷纷投入江中,让鱼龙虾蟹吃饱,以免鱼虾蚕食屈原的身体。
3、喝雄黄酒。喝酒是 传统节日里的习惯,但喝雄黄酒却是屈原故里独有的习俗。相传在乡亲们找寻屈原时,一位老医师想到蛟龙水兽怕雄黄,便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蛟龙水兽伤害屈原大夫。
4、一字不识的农民吟诗。诗人吟诗不足为怪,但在屈原故里乐平里,一字不识的农民吟诗却是见怪不怪。相传受屈原的影响,乐平里一带的农民人人都会吟诗作对,即使是一字不识的农民,他的吟诵被整理后往往就是一首好诗。
5、秭归独特的端午习俗,从民间的维系和传承,到 的认可和推动,最终达到世界的关注和肯定。屈原是秭归的,也是世界的,端午习俗是秭归的,同时也是世界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可向世人传播,但决不可被世俗同化。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大全
自1984年 主办了“屈原杯”龙舟比赛,从此龙舟竞渡正式为竞技体育比赛项目。秭归龙舟竞渡究竟有哪些与众不同的习俗,请您走近屈乡,感受到其与众不同的妙处。
秭归龙舟竞渡的习俗特点有五:一是龙船多,二是赛法多,三是划时长,四是历史久,五是为民间自发组织。
屈原是秭归人,逝后又被人们尊为“水仙”,充当航运、水产的保护神。全国各地都在端午节划龙船纪念他,老乡在殷切的纪念外,更有将他当作祖先、神祗祭祀的意义。过去,秭归县的沙镇溪、归州、旧州河、窑湾溪、香溪、小青滩、新滩南北** ,都常备一只、数只不等。如香溪,常年参赛的除街西头船家们的黄龙,街西头商家们的白龙外,还有连三湾村民的乌龙,刘家坝一姓的红龙。至于脚划子、渡划子、渔划子等非正规参赛的混江龙,为赛船服务的彩船等,其数量之多,数不胜数。
秭归龙船,除数量多之外,形体样式也多。自有龙船至解放初,没有谁规定过船身的形体规格,多由各港造船工人自行设计打造。最大的可用十九对桡,坐四十二人;最小的也有八对桡,坐20人的。多数为十八对桡,坐40人。船体都是无舵黄瓜底划子,有宽胖的、窄瘦的、帮高的、舱浅的,以轻捷为好。
秭归龙舟多,参与划的人也多。过去,水运工人只要条件允许,都要回到家乡参与赛事。农民夏收夏播农忙已过,也是参赛运动员。商家、财主为壮门面、显财力、斗威望,也要雇人参赛。
除了船多、人多,秭归的赛场也多。秭归地处三峡腹地,三峡工程蓄水前,此地水急滩险,赛场多设置在各江沱段。如沙镇溪至老坟茔江段的大么姑沱,屈原庙、旧州河江段的屈原沱,香溪至窑湾溪江段的大麦沱、曲沱,新滩江段的下滩沱等处均有赛场。
秭归龙舟的赛法很多,有两舟赛、拖艄赛、三舟赛、多舟赛、对江直划单边赛、来回赛、上下直划赛等。
两舟划手人数相等,游江招魂划至一处,若一舟挥动照桡,指向某处为向对方挑战。对方若同意以此为起点,所指为终点,愿意应战,便将照桡也指一指那处,双舟便提起锣筛三梆,开始赛事。若被挑战方认为双方条件不对等,水流方向于已不利不愿应战,则挥动照桡,指向坡岸,两舟赛事不成。人们称这种赛法为“指照为准”。
拖艄赛只能在舟数少时进行。两、三舟挑应战罢,一舟亮艄——压艄把使艄飞子翘出水面,他舟同意,也亮艄以应,于是舟倒划,将艄搭上坡岸。筛锣后,划手用力划水,将艄拖下水来,竞划对江。
秭归划龙船时间长,几乎一年四季都在划,仅分正式与非正式罢了。
过去,划手们的训练也就是一种非正式的竞赛。他们有些本来就是船工,水运生产时,也就是他们的训练;沿江农民,田少不够种,忙完农事,到船上去推出水、充纤夫,也得到了训练机会。在生产中,他们奋力操作;休息时,较力争雄,甚至解下脚划子“顶鼓”(比赛)一场。逢年过节,同住一村的龙舟爱好者常聚一处,擂鼓吼号子,挥桨合节奏,相互交流在各地所见赛龙舟的趣闻及本人的经验。常常划得热而闹之——不过不在龙舟上而在板凳上。
秭归龙舟赛事,源远流长。当年,屈原五月初五投江的消息传到了屈原故里,屈幺姑儿悲伤不已,便划起小舟,沿江招魂,泣血而歌:“我哥哟——回哟哦——”归乡百姓也很感伤,纷纷操舟,随她一道为屈原游江招魂。秭归龙舟,初五划了十五划。
秭归的龙舟赛,完全是民间自发组织的。过去,龙舟赛就象春节的灯社一般。或以村落、或以姓氏、或以船帮、或以码头、或以商团、或以行会为单位进行组织、筹备、参赛。领导者是这些单位家庭较殷实、有威望又热心的长者。设备有专造的赛舟及附件,也有临时借用的划子。经费来源,部分来自公产,如大姓的祠堂公田所产,码头、行会的头钱等,另一部分来自本单位各户的自愿捐资。就连赛场布置、奖品食物等也是沿江码头街道士绅商贾自愿捐集的。至于龙舟运动员,则是醉心于这一活动的人群。他们参加赛事,只吃饭不要钱,却奋力夺彩。把被邀请参赛当作崇高荣誉,将单位送来的八尺长一尺二寸宽的瓜子红布(即聘物)当作传家宝,真正做到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
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水仙兼祖宗屈原的祭祀,供龙王、江神娱乐,祈求他们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顺风顺水,舟行平安。而今,随着时间的推移,秭归龙舟赛已注入了不少现代元素,屈乡儿女不仅在秭归划对江,还在三峡划长途拉力;不仅划出了秭归、划出了三峡、划向了全国,而且划向了世界!龙舟,载着屈原精神、屈原文化,划过了历史长河拉力,划破了世界海洋大潮,划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划成了世界各族的共识——爱国,奋进。
之二、招魂声声传楚风——游江招魂习俗
“三闾大夫哟,听我讲啊,天不可上啊,上有黑云万里;地不可下啊,下有九关八极;燕不可往啊,东有旋流无底;南不可去啊,南有豺狼狐狸;西不可向啊,西有流沙千里;北不可游啊,北有冰雪盖地。惟愿我大夫,快快回故里,衣食勿须问,楚国好天地……”
每到端午时,悲怆的“招魂曲”总是会一次又一次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县民俗专家介绍说,这是屈原故里为纪念屈原进行保留项目——游江招魂。
1、传说
最早对屈原的祭祀当是在屈原汨罗自沉后,屈原的妹妹屈幺姑儿梦见哥哥跳到江里自杀了,便划着船在长江之上、香溪河边寻找哥哥的尸体,父老乡亲得知后,都划着船在寻找。他们一边划船,一边按照屈原写的一样,唱着《招魂》曲,希望大夫的灵魂回归故乡。屈幺姑儿后来化为神鸟,名“我哥回”,千百年来在峡江呼唤哥哥回到家乡。
后来,神鱼背着屈原的尸体从汨罗江畔回到归乡。父老乡亲心里难舍,决定用最好的棺材来收殓他。他们不仅拿出了为老人准备的最好的棺材,还想在棺材上刷上红漆。因为屈原本身就是楚国的贵族,就该享受王公的待遇;他又是楚国的大功臣,为祖国和人民操碎了心,给他用红漆棺材谁也说不起。于是,父老乡亲在江边围着红漆棺材打起转丧鼓。
这时归乡已被秦国占领。官兵得知后跑来想毁尸。等他们来时,发现江边已摆了九十九口红漆棺材,成千上万人在那里打转丧鼓,哪里分得清哪口是屈原的?
秦国官员上报朝廷,秦廷也知道,“楚虽三户能亡秦”,秭归是楚的始封地,又是屈原的家乡,千万不可惹麻烦。另外,虽然楚国崇尚的是红色,但秦国认为黑色才是上色,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吧。
就这样,用红漆棺材收殓便成了屈原故里乡亲们去世后的一种特殊待遇了。
2、溯源
父老乡亲逢年过节都会祭祀屈原,每逢家里有喜事,要去各地的屈原庙烧上几柱香,禀报屈原;遇到生病染灾,也要祭祀屈原,希望他能够帮助消除灾害。
屈原是五月初五投江殉国的,后世敬他为水神。屈原在世忧国忧民,死后当然还会保佑后世平安。楚地多江河,渔业、航运是重要的产业,都离不开水神的佑护。因此,屈原就不仅是一尊端坐在庙里的神,更是人们时刻都离不开的心中的神。
临江祭祀屈原,龙舟是最为重要的,几天前就将龙船打磨好,擦上油漆,到祭祀时,首先将龙头安插到龙船上,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为龙点睛。杀鸡宰羊将血倒入碗中,一饮而尽,将碗重重的摔倒地上,告示,赛龙船开始。然后在鞭炮声中龙船缓缓出水。白龙作为孝龙在前,其它龙船随后,在哀婉的招魂曲中,开始游江招魂。仪式结束,才开始正式比赛。
官方祭祀则有所不同。秭归历史上无论是汉人当秭归的地方官还是少数民族统治时期,都在端午时分临江举行祭祀屈原的活动。
现存历史记载最早的是唐元和15年(公元820年)大诗人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任归州刺史时组织的一次大规模祭祀屈原活动。王茂元任归州刺史时,得知此处不仅是屈原的家乡,还有屈原祠。前往拜谒,见屈原祠破败,不忍,于是重修屈原祠,并在这年端午节进行大规模祭祀屈原活动,还组织了大规模的龙舟赛。
官方祭祀屈原按屈原最高的封号来举行。宋元丰三年,封屈原为清烈公,于是祭祀规格也就按公卿来对待。即祭之以少牢,以猪羊两牲进行祭祀。
作为祭品,粽子是必不可少的。秭归少楝叶,便以簝竹叶替代,以五色丝线包扎,粽子中间包一颗红枣,喻示屈原一颗赤胆忠心。
3、传承
近些年来,秭归公祭屈原成为端午活动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
2003年,三峡工程实施蓄水,千年归州古城行将陆沉江底。归州镇机构 由高德珩牵头组织,邀请老艺人郑邦清策划祭祀仪式。郑邦清与其子郑承志参考古今祭祀屈原的仪式,参照祭祀黄帝、炎帝等仪式共同策划了端午祭祀屈原的仪式创作了祭文及祭祀仪式,并被长期固定下来。峡江年近80岁的老船工郑新中等人参与祭祀,唱了原汁原味的《招魂曲》。该祭祀被郑邦清先生以《千古一祭》记录下来,意即以一座千年古城作为最大的“祭品”来祭祀屈原,堪称千古一祭。
其后端午祭祀仪式得以延续,但都在凤凰山下、长江之滨进行。仪式由两名当地的民间艺人担任礼生,民间吹打乐队伴奏,礼生中一人兼任主祭,一人兼任歌童领唱礼赞。以少牢之礼祭祀,配以时令鲜花、果蔬,组织屈氏后裔敬献祭品。龙舟参赛队员皆列队参与祭祀,白龙作为孝龙举龙头参与,祭祀仪式结束,龙舟队员即共扛龙头飞奔入长江行入水之礼,然后于江滨再行招魂仪式。仪式简短而热烈,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体育总局更是高度肯定了秭归祭祀屈原活动仪式,将其确定为端午龙舟赛事活动的一个样本。 电视台焦点访谈、国际频道等都全程进行过拍摄和报道。
之三、世代传承,骚坛诗会怀屈子
位于秭归县屈原镇屈原村的屈原庙中, “秭归县三闾骚坛诗社”这几个鲜红的大字十分耀眼。屈原村的乐平里的屈原庙,是骚坛诗社的“根据地”,80多岁的徐正端是骚坛诗社的名誉社长。端午节近了,徐老都在忙着做准备工作,迎接即将举办的“骚坛诗会”。
1、特色——成员全是泥腿子
骚坛诗社位于大山环抱的秭归县乐平里,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诞生地。骚,就是诗;坛,就是结社。骚坛,诗歌的社团。人们因诗而相聚,结成一个团结的整体。
这个位于群山环抱之中的骚坛诗社,在全国都享有一定的名气。其出名,不在于诗社成员写出了好诗,也不在于其位于屈原的故乡,而在于这些写诗的人:从社长到社员,几乎全部是泥腿子出身的农民。
不过,也有极少数例外,徐正端就是之一。1982年,正在当地小学教书的徐正端,因为热爱诗社,便申请加入诗社,被破例接收;其1989年退休后,更是把全部的心血都放在诗社上,又破例被选举为副社长。
“因为我是小学教师身份,不是纯粹的农民,如果让我担任社长,就有悖于‘农民诗社’这一本质。”徐正端告诉记者,因此,社长只能由具有“农民”身份的人来担任,他只能做副社长、名誉社长,但不能做诗社的“一把手”。
情况确实如此。诗社的首座任社长谭光沛、第二任社长王明德以及目前的第三任社长黄琼,均为当地的农民。如今,骚坛诗社已有70多名社员,星罗于秭归各个乡镇的田间地头。
这些”泥腿子“组成的骚坛诗社成立至今,已结下累累硕果:明清存稿约1000首。1982年以来,社员共写诗词约5000多首。其中谭光沛公开发表诗作100多首,徐正端公开发表50多首,其它社员发表数百首。
2、传承——年年端午怀念屈原
据文献资料记载,宋元丰(公元1080年),宋神宗赵顼封屈原为“清烈公”,归州遂建“清烈公祠”,屈原的诞生地乐平里也建了“清烈公庙”,端午诗作赋缅怀屈原形式也在那时就已经出现。
从乐平里老人的口口相传与现存的明、清两代骚坛诗歌推断,乐平里骚坛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明朝,明末清初,有过一个鼎盛时期。
后来,为纪念和缅怀屈原,骚坛诗社就把诗会定于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此后代代相续,乐平里的读书人,将这一民间传统延续了下来。耕读为本,诗书传家,是骚坛在小山村乐平里存续的根基。
1949年,骚坛诗社活动中断。1982年,当地的农民谭光沛又主持将其恢复,吸收农民会员并延续了每年端午诗会缅怀屈原的习俗,30多年来从未中断,已成为屈乡独具特色的人文传统和景观。这一习俗,成为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九大基本内容之一。
现在,每年端午节,就成了这些整天与泥巴打交道的诗社社员心中最神圣的一天。这天,他们会齐聚屈原庙举行诗会。诗会往往与屈原公祭仪式同时进行,诗社成员随同庙会的人员在屈公石膏塑像前上三蛀香、烧三张纸钱、磕三个头后走进骚坛大厅,或相聚在天井亭院比文赛诗词,诗歌多以怀念屈原为主。
中午时分,大家在酒席上,一边畅饮一边和诗,尽兴之致,直至夕阳西挂,大家才依依不舍地惜别。这种别具一格的端午习俗,激励着这些“泥巴腿子”诗人在农忙之余、婚丧之日以诗为伴。
这种遗风,保留到几千年的今天,历经沧桑。这些散落在田间地头的余韵,解读着千古诗人的投影,更解读着爱国诗魂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3、近年来秭归诗社发展情况:
三闾骚坛:明清时成立,诞生于屈原出生地乐平里(现为屈原村),30余人。会员为当地农民,每年举办骚坛端午诗会和中秋诗会。社刊(骚坛),每年一期。会员作品曾多次在 、省市报刊发表。
兰蕙诗社:30人。2011年成立于秭归县三小,曾多次举办诗会,开展诗歌讲座,出版诗刊。
树蕙诗社:15人。2011年成立于茅坪小学。两次举办作家进校园活动。
九歌诗社。10余人。2011年成立于秭归二中。开展大型诗歌朗诵活动一次。
萤火虫诗社:35人。2011年成立。是全县各行各业的青年诗人,组织诗会5次以上。
涉江诗社:5人。2011年成立于百丽鞋业有限公司,在车间举办诗歌朗诵会一次。
楚风诗社:200人,2011年成立于秭归一中,出版社刊(楚风)4期,举办诗赛多次,诗会多次次
奔流诗社:10余人,2012年成立于茅坪中学。开展作家进校园活动两次,出版社刊多期
夕阳红诗社:50人,2012年成立于秭归县老年大学,每周开展诗歌讲座。每季度举办诗歌朗诵会,每季出版社刊。
天问诗社:10余人,2012年成立于天问学校,多次开展诗会活动和笔会
金稅诗社:100余人,会员由秭归国税局、地税局、财政局诗歌爱好者组成,2013年成立,举办全国“诗情税意”诗歌大赛一次,举办大型诗歌朗诵会一次,公开出版诗集一部,
清莲诗社:30余人,由县直机关公务员队伍中诗歌爱好者组成,2013年在屈原祠成立,举办诗会一次。
丹阳诗社;13人组成,秭归籍在外诗歌爱好者、2014年5月30日成立。同天举办“丹阳诗会”
之四、屈原“移民”凤凰山
2010年4月2日,在秭归归州镇老百姓送别的鞭炮声中,归州屈原祠高达3.92米的屈原铜像成功“移民”搬家至三峡大坝前凤凰山上,将安放在新屈原祠的后大殿里。
至此,三峡库区文物搬迁复建的收官之作——屈原祠搬迁已基本完成,并于2010年的端午节前正式对外开放。
屈原祠最早建于唐朝元和15年(公元820年),与重庆的张飞庙、白鹤梁、石宝寨一起成为三峡库区文物搬迁复建的四大单体建筑。
1、风雨沧桑屈原祠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路过秭归时,目睹了屈原祠在一片残废荒凉之中,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七律诗篇。
公元九世纪,也就是唐元和15年(公元820年),时任归州刺史的右神策将军王茂元,了解到屈原是秭归人,然无庙祠以祭,于是便按《史记》及《图经》等典籍所载之描述,组织秭归的父老乡亲及工匠,在归州城东5里的屈原沱,离江水500米的山坡上建起了秭归历史上首座座屈原祠。其"神象章服,悉遵唐制。"并作《楚三闾大夫屈先生祠堂铭并序》,铭文充分颂扬了屈原"先生义特百夫,文雄千古,其忠可以激俗,其清可以历贪。"并对屈原的遭遇深表哀悼。后来这篇铭文被宋代收录于四大书之一的《文苑英华》。
200多年后,到了公元1080年,也就是北宋元丰3年,宋神宗皇帝赵顼诏封屈原为"清烈公"。这是有史记载 以来, 历史上首座个为屈原封号的皇帝。消息传到秭归后,屈原家乡的人民无不为之高兴。大家自发地组织起来,募捐款项,在屈原沱原址重新修建了一座屈原祠。祠宇为硬山顶,四合院式,有山门、大殿、后殿、配房四大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这也是屈原祠自修建以来的首座次出现的关于屈原祠的建筑风格、式样、规模的文字资料,取名为"清烈公祠"。
千百年来,数代王侯、知州对归州屈原沱纪念屈原的祠庙多次维修。清末至民国的百余年间,由于战乱之故,加之***飞机的轰炸,屈原祠成了进出川江的路人寄宿之所。灾荒、匪患、兵乱,使屈原祠面目全非、秃废不堪。新 成立后,曾维修过两次。屈原祠依山面江,景色秀美。由此地南眺,大江南岸诸峰历历在目。每逢端午佳节,这里都举办龙舟竞渡。届时,江上彩舟如梭,岸上游人如织,热闹异常。
20世纪70年代, 在宜昌南津关修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坐落在屈原沱的“清烈公祠”与库区人民一道,移民搬迁。工程于1982年建成,并更名为“屈原祠”,屈原祠包括山门、大殿和左右配殿等建筑。山门为四柱三楼式碑坊,高14米,正中额题“清烈公祠”四字,两侧榜题“孤忠”“流芳”四字。大殿系钢盘混凝土结构,有明清风格,翠瓦飞檐。高耸于崇台之上,益显宏伟壮丽。大殿后的屈原墓,乃人们营建的衣冠冢。迁建后的屈原祠从占地面积、建筑规模、设施布局都比原来的要大。归州屈原祠迁建完成的当年就被湖北省人民机构 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三峡工程又让屈原祠面临搬迁。三峡库区蓄水至175米后,江水将会淹没到归州屈原祠山门内的第三级台阶。 文物局把屈原祠列为三峡库区地面文物保护重点项目,国务地 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把屈原祠同重庆市的白鹤梁、石宝寨、张飞庙三大项目同等对待,其文物保护经费单独计列。为制定好这次屈原祠的迁建方案,各方专家多次论证,最后国务地 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批准将屈原祠搬迁到与三峡大坝正对、距三峡大坝不足1公里的凤凰山上,并同意将建筑面积扩大到现存归州屈原祠的3倍,将原计划的水泥预制结构升级为仿古砖木结构。2006年上半年,国务地 公布:秭归县凤凰山古民居群、屈原祠为第六批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屈原祠迁建工程建设情况
2006年11月10日上午9时,国务地 三峡建委、 文物局、湖北省人民机构 等10多家单位的领导,在紧邻三峡大坝的秭归县凤凰山上挥锹铲土,共同为湖北三峡库区最大的文物搬迁复建项目,也是三峡库区最后一个大型单体文物复建项目——屈原祠仿古新建工程奠基。
凤凰山仿古新建屈原祠工程占地面积为1940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806平方米。为兼顾与三峡大坝的整体视觉效果,新建的屈原祠建于凤凰山的山梁上,面向东南,与三峡大坝正面相对,有山门、两厢配房、碑廊、前殿、乐舞楼、正殿、享堂、屈原墓等建筑组成。正殿为仿古木构建筑,面阔五开间,两层重檐歇山屋顶。其构造做法采用峡江地区的习惯做法,特别是门窗隔断的形式、脊饰、装修均以地方习惯做法为依据。入口山门为三层两重檐歇山屋顶,正立面贴六柱牌楼门式,两侧辅以圆形的风火山墙,采用红柱白墙灰顶为主颜色,墙面还有泥灰塑出精美的图案等。仿古新建的屈原祠将成为三峡库区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文化景区之一。
2010年1月16日,三峡湖北库区规模最大地面文物屈原祠竣工,屈原祠等24处古文物已全部复建完成,它的完工标志着三峡湖北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基本结束。
3、凤凰山复建群简介
秭归县茅坪凤凰山坐落在江南长江之滨,三面环水,占地面积500亩。由于三峡大坝的兴建,经国务地 批准,湖北省文物局牵头,将库区秭归县境内淹没区的24处古建筑搬迁于此。在搬迁过程中,文物系统对秭归淹没区的古建筑进行了勘探、绘图、设计,历经十余载搬迁复建,逐步形成了现在的规模,这种大规模的文物搬迁复建,在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上并不多见。2006年5月,凤凰山古建筑群被国务地 公布为第六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凤凰山文物保护区规划建设以屈原文化为统领,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以屈原祠为核心的屈原纪念区和以青滩古民居为主体的屈原故里风情展示区。围绕主体,秭归县机构 以文物保护项目为依托,对整个文物保护区进行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成了包括屈原广场、南北入口、凤凰山环境整治等34个项目的工程建设,并与2010年正式对外开放。
屈原祠内共分12个展览陈列厅,分别为前殿、南北陈列室(其中包含屈原作品及历代诗人赞颂屈原作品碑廊)、大殿(祭祀厅)。秭归屈原祠,记录了一代又一代屈乡儿女缅怀先贤的动人事迹,也保存了屈原祠风雨沧桑的历史过程及其古风遗韵。
自20世纪80年代归州屈原祠建成并开放后,曾迎来三十多位党和***** 。其中一些领导者 或在屈原祠留下签名,或为屈原祠题字,或为屈原祠留下诗篇。
屈原祠紧邻秭归县城的凤凰山上,正对三峡大坝,与大坝直线距离仅为600米,是中外游客看三峡大坝、览高峡平湖的首选。根据规划,凤凰山将建设成为以突出屈原文化、三峡文化和移民文化,并与三峡工程相呼应、相补充的屈原文化旅游景区,其主要内容包括以屈原祠和屈原文化广场为主的屈原纪念景区、以新滩古民居、峡江石刻、峡江古桥等为重点的三峡民居区、湖北省三峡文物保护中心、九歌坊等。
4、屈原祠社会效益
一是秭归库区文化遗产的集中保护地,是向国际社会展示三峡工程建设对库区文化遗产保护辉煌成就的重要窗口。
屈原祠所在地凤凰山是三峡秭归库区地面文物集中搬迁保护点,屈原祠和其它23处峡江古建筑一同被国务地 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原祠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进入了国际旅游市场,该区紧邻秭归县城,正对三峡大坝,区位独特,交通便捷,保护和利用好这些以屈原祠为主体搬迁复建的 级文物可以向中外游人充分展示三峡工程建设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重大成就。
二是展示、弘扬、传承屈原文化的重要载体,秭归人民的精神家园。
屈原祠以屈原文化为统领,是三峡库区能够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充分结合起来的重点区域,将成为三峡库区最大的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和屈原文化展示平台,更有利于屈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秭归人民也把该地视为圣地和精神家园,建设发展好该项目,可以让秭归人民真切感受到 重点工程建设对于秭归千百年历史传统的尊重和维护,对于激发屈乡人民的爱国爱家热情,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信念,自觉守护精神家园,建设成为全国爱国教育主义教育基地。
三是屈原祠与其它凤凰山古建筑群一体化开发,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功能的复合化发展,有利于增强市场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打造 5A级景区。
屈原祠与其它凤凰山古建筑群联动开发,大大提升了凤凰山景区的旅游内涵和在三峡旅游中的功能定位,在三峡旅游走向国际旅游目的地的进程中,秭归凤凰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必将成为重要的文化标识景区,与三峡大坝形成“古今奇观”,成为与三峡大坝相呼应、相补充的屈原文化核心旅游景区,长江三峡地标性屈原文化与楚文化经典景观,全国5A级景区。
四是屈原祠是秭归凤凰山旅游发展的主要战略支撑点,有利于引领秭归凤凰山景区的旅游整体开发,促进全县旅游发展转型升级,更好的促进移民安稳致富。
屈原祠依托凤凰山景区,以其独特的区位条件,文化和旅游魅力,有利于推动全县旅游向更高水平发展。同时该景区紧邻县城,有利于与县城融合,互动发展,盘活一座拥有10多万移民的移民县城,从根本上解决移民安稳致富问题。
屈原祠与凤凰山景区将成为集“看大坝、览平湖、拜屈原”的最为适当景点,必将成为与三峡大坝有效联动的三峡旅游的核心旅游产品,也将成为一处极佳的文物保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受到长短程游客的青睐,特别是能广泛吸引国际游客,市场前景广阔。
之五、旧习新意,女儿端午回娘家
1、端午比年大 女儿回娘家
女儿在端午节这天必须回到娘家,这是屈乡端午节的民间习俗之一“女儿归宁”,也就是父母将已出嫁的女儿接回娘家过节。在秭归的民间,有“端午比年大,女儿回娘家”之说,就是说,在民间,端午节甚至比春节还隆重,这天,已婚女子要带着丈夫和小孩回到娘家,拜见父母。
当地的一首民歌唱出了女儿回娘家的情形:“姑娘回娘家,双角像杨叉,三步并做两步走,喜鹊叫喳喳。进门一扑趴,叫声爹和妈,娘问女儿吃点儿啥,糯米打糍粑”。
这一天,女儿娘家的父母要准备好酒菜,邀请来亲朋好友,在吃喝玩乐中度过一天的快乐时光;晚上,或一家做东,或几家联合,请来舞狮队等艺人,在宽阔的稻场上点起篝火,邀请众乡亲一起举办“篝火晚会”:舞狮子、闹龙灯、打薅草锣鼓、跳建东花鼓舞,你方唱罢我登场,“尽兴尽情过端阳,一夜玩到大天光”,以乐代睡,一闹大半夜,甚至彻夜不眠。
2、回家不空手 带礼有讲究
当然,回娘家是不能空手的,送的礼物及对象也颇有讲究。一般回娘家前,在节前,女子都要考虑着备一份丰厚的礼品,礼品主要是食品、日用品等。至于礼品丰厚与否,随各家经济状况而定。
女儿送给娘家的礼物一般是粽子数十个,酒、肉数量不限,蒲扇若干把,数量以出嫁女娘家人口为准;娘家如有还有未出嫁的姊妹,还需要配上折扇甚至绸扇;如果娘家在不习惯吃粽子的外地,则需将粽子改为包子。婚后的首座个节日,是必定要丰厚的,岳母也得准备一套新衣服回赠女婿。已结婚多年的夫妻回娘家去,至少是一把扇,一斤肉,一斤面条和一些粽子或包子。
现在,礼品早已提档升级,不再用扇、肉、面了,代之而来的是成盒的皮蛋,成对的名酒及粽子等其它礼物。订亲而未婚的男子要到未来的岳父母家送彩礼,时间一般始于夏历五月初一,止于五月初四日,而各地均以初四为重。因方言“四”与“喜”谐音所致,而“五”则与“无”谐音,遭忌讳。
姑娘的父母,也要提前准备好团圆饭,饭的丰盛程度,与春节的团圆饭不相上下。饭席上,雄黄酒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全部喝完,要把其中一部分雄黄酒抹在孙辈的额头上,用以祛毒。
3、归宁添新意 三情其中现
至于女子端午回娘家的原因,相传是为了 “躲午”,出嫁的女子这一天回娘家,可以免灾病。因为在民间,五月为恶月、五月五日为恶日,有很多事需要避忌,因此父母要接女儿回家过躲避“恶日”。
从目前已经掌握的文献资料中可以证明, 这一风俗大约在宋代就已经形成。在陆游的《丰岁》一诗中就有关于女子回娘家的描述:“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嘉靖隆庆志》中记载:“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就是说要把已经出嫁的女儿召回娘家来过节;在史料《滦州志》记载得更为详细:“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表明女儿回娘家是为了“躲端午”。
不过,也有秭归民俗文化专家认为,女子回娘家其实与地理和气候有关。根据秭归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端午节前后是农村人的农闲时光,因此,人们就利用这一空闲,将女儿接回来团圆。
除了“躲端午”以外,女儿归宁其实还有其他的含义。端午前后,小麦等农作物已经成熟,此时,将其接回,用刚收获的新面蒸成馒头来招待女儿女婿及外孙,以展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之情;而这一天乡邻齐聚稻场娱乐,其中则流露出和睦朴实的乡情。
不过,人们近年以来,已将女儿归宁与祭拜屈原结合起来,为女儿归宁增添了另外一种情感——民族情感。家住秭归县屈原镇仙女坪村的谭国政老人介绍,等饭菜摆在桌子上以后,家人中辈份相同的人站成一排,按照辈份的高低站成几列,面南而立。由辈份最高的人先为屈原上香焚纸,带领家人祭拜屈原,然后才祭拜自己的列祖列宗。而祭拜屈原时,所有人一定要面朝南方,因为屈原投身的汨罗江位于湖北的南部。
亲情、乡情,外加民族情感,可能才是这一习俗的精神所在。
之六、端午时节,秭归粽香飘峡江
1、年年端午时 粽香飘峡江
端阳近了,该准备去买些簝叶,回来包粽子了。
秭归人过端阳,粽子是少不得的食品,每年端午前,屈乡人民都要全家动员,花费一番心思来包粽子。秭归的粽子,用山中水边的一种簝竹的叶子——“簝叶”为包裹物,用糯米、红枣等作填充,外用五色丝线缚扎呈菱角状,然后水煮、蒸制成熟,便成屈乡人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食用时,先解缚扎线索,后剥簝叶,再将糯米“菱角”蘸糖进食,风味殊美。童谣有“点点窝窝,糯米砣砣,蘸点儿洋糖,一人一砣”,就是说的制粽和食粽过程。
可别小看这拳头大小的一个粽子,其中有很多技巧在里面。
一巧在取簝叶:老嫩适度,宽窄相宜。簝叶不能太嫩,也不能太老,不能太窄,也不能太宽。簝叶取来以后,要放在阴湿处以保鲜。
二巧在于捏粽子:要把两片簝叶交叉放在左手,并轻轻地握称角杯状,然后填充泡胀的糯米及粽心。填完之后,用丝线缚扎成菱角一样。在这一过程中,握的松紧与填的疏密都与粽子的成形至关紧要。
另一巧则在缠粽与解粽:缠时要各方缠到,使簝叶不松,又要疏而不漏,花色鲜明。手巧的人,或一粽一缠,或二粽一连,或多粽一串,做成独角粽、鸳鸯粽、子母粽、祖孙粽等,使这单一食品呈现多样性。解粽更需手巧,如果心粗气浮,生拉硬拽,则让粽子叶破米散、满桌溅珠,不仅损坏 了与食者赏节雅兴,而且自己也会食不成味,手、脸糊得不亦乐乎。
与众不同的是,秭归的粽子,一定要包得有棱有角,还要在中间放一颗红枣。
2、小小一粽子 人格似屈原
其实,粽子源自湖南,起初只是一种祭品。
据传,屈原在汨罗江投江的消息传到楚地,楚人非常怀念。为纪念屈原,人民都往江中投放竹筒装的食物,让屈原食用。
在南梁吴均的《续齐谐记》一书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据说在东汉初建武年间,湖南长沙有个叫区(读ou)回的人,白天在江边行走时,忽然看见一个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告诉他说:“您祭祀我,我很感谢您的美意,只是以前所赠送的食物,都被蛟龙抢去吃了。以后您如果要送,请用苦楝树叶塞住竹筒口,用五色丝线扎缚。这两种东西是蛟龙所害怕的,它们不敢吃它,我就可以享用它了。”区曲依照三闾大夫屈原说的做了。
但在秭归,因为没有粗长的毛竹,但有很多簝叶,人们便用簝叶来代替竹筒,粽子的做法产生了变化,并慢慢演变成一种食品。
秭归的粽子寓意深刻:簝叶做粽子的外衣,寓意长青不老;雪白的糯米,则意味着屈原廉洁清贫的一生和纯洁如玉的精神;粽子的三角形状,则象征着屈原刚正不阿、有棱有角的品质;包一颗红枣,寓含屈子一片丹心、***爱国,同时也表达着乡亲们对屈原的一颗火热的心。
在秭归,有着这样一首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煎熬”。这首粽子歌,其实是屈原的一生的写照。在秭归,粽子不单单是一种祭品、食品了,而是被赋予了屈原的人格,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
“人们包食粽子,一方面是在怀念屈原,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在传承屈原的精神!”王健强说。
之七、端午节驱毒祛病习俗
在屈原故里秭归,端午节这天,挂艾蒿和菖蒲,用煮好的艾叶水给小孩洗澡,是历代都有的习俗。
当地老人介绍,艾蒿是一种香草,它的味道可以祛除病毒,菖蒲则长得像一把剑,长达一尺至数尺,农村人都认为邪气见了它都会自动走开。屈乡人在小的时候,每到头端午(农历五月初五),父母都会采来带露水的艾蒿和菖蒲,在家的门两边、窗棂上,一边挂上艾蒿,一边挂上菖蒲,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因为艾草叶有一种特殊的清香,可以祛除虫蚊。端午节临近之时,一些家庭会把阴干的艾叶放在锅里烧开,待水煮开之后放入适量的冷水,给家里三到四岁小孩洗澡,以防有病邪浸染小孩身体。
艾蒿叶还是一味很好的止痒药。哪家老人身上长疥疮,或者发痒,用煮好的艾叶水涂一涂,或者用艾叶水洗洗澡,就能立刻起到止痒的效果。
用艾草菖蒲祛除病邪是一种民间无意识传承下来的习俗,用现在科学的眼光来看,也有一定的道理:五月正值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多雨潮湿,各种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毒虫滋生,各种传染病也进入高发季节,用艾叶菖蒲来保健防病的端午习俗也就应运而生了。
屈原《离骚》有“今直为此萧艾”的诗句,视艾为恶草,影射楚王朝廷奸党邪人。据传说,乐平里的人们悬艾草于门楣,是故意将奸臣邪人悬于门上示众,表达对屈原的热爱和对昏君奸臣的痛恨。
秭归人称菖蒲为“菖蒲剑”,菖蒲有香气,既可制作香料,还可供药用,据秭归民间传说,秦兵欲挖掘秭归屈原祠的屈原衣冠冢时,神仙托梦告知百姓,家家户户于门旁悬挂菖蒲剑,并在屈原衣冠冢上遍插菖蒲剑,秦兵见遍地皆剑,也知晓百姓对屈原有深厚的感情,秦兵不敢贸然动手,果然以此法吓走了胆怯的秦兵。端午节于门户上悬挂菖蒲剑,以示纪念屈原。
之八、端午节饮雄黄酒
各地端午习俗缤彩纷呈,屈原故里却独具特色。喝酒是 传统节日里的习惯,但喝雄黄酒却是屈原故里独有的习俗。
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鱼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至今,我国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黄酒的习惯。
据秭归相关屈学专家介绍,端午节这天,人们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
其实,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又称鸡冠石,性温,味苦辛,有毒,主要用做解毒、杀虫药。的确,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雄黄解毒防疫的功能,中医认为,雄黄外用治疗疥癣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
民间雄黄酒的做法是:将蒲根切细、晒于,浸白酒,再加入少许雄黄,不过也有单独用雄黄泡酒的。因为相信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更有拿雄黄酒涂抹在儿童面颊耳鼻,或在额头上写一“王”字,这种风俗称为“画额”,也是为了驱除邪魅。仲夏疾病流行、毒虫活跃,还有将雄黄酒喷洒房屋壁角阴暗处,以避毒蛇蜈蚣等物,驱散瘟疫毒气。有水井的人家,以雄黄一块,裹以丝绵,投入井中,以祛水中之毒。
端午时节及节后,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人们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佩戴香包能驱邪解毒,自有它的医理。中医认为,雄黄性温,味苦辛,有毒,主要用做解毒、杀虫药。外用治疗疥癣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内服微量,可治惊痫、疮毒等症。由于雄黄毒性太大,极少用于直接内服,一般内服多入丸、散剂。作为一种中药药材,雄黄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所以古人不但把雄黄粉末撒在蚊虫孳生的地方,还饮用雄黄酒来祈望能够避邪,让自己不生病。不过据现代科学分析,雄黄有毒,不宜内服。
之九、端午节佩挂香包习俗
香袋亦称荷包、香袋、香囊。用五色丝线绣成各式各样的香袋,或者用碎布缝制而成,内装香料,香料用川芎、白芷、排草、芩草、甘松等中草药制成。佩挂胸前,香气扑鼻,形状有梭形、圆形、方形、心形等。图案有虎、猫、鱼、鸟、香草植物等。缝缀严密,形象逼真。
据了解,香包的制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在其作品中有特殊的“香草”情结,如《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这里的椒,指花椒;桂:指桂树;蕙:与兰草同类的香草;茝:指白芷。皆为“众芳”的香草植物。“纫夫蕙茝”,指缝制成的装有蕙茝的香袋。
据说,戴五色线可以避蛇蝎类毒虫伤害保平安。这种风俗其实是汉代以来民间端午缠五彩丝辟鬼兵的沿袭,也是佩带香囊习俗的前身。汉代的主要祛瘟饰物是朱索与桃印,朱索的作用是拴住人的魂魄,或圈住人的居处,以防止邪气侵害。 五彩丝原来是缠在手臂上,明清时代,朱索主要成为儿童的佩带物。后来逐渐演变,把五彩丝缀编成方形饰物佩戴在胸前,开始向装饰性方面发展,六朝以后又出现了百索、条达、条脱、合欢索、宛转绳等名称。北宋时于端午日卖“百索”,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里面装的东西几经变化,有驱邪的灵符,有铜钱,有可辟虫毒的雄黄粉,最后还出现了外国进贡的新奇香料。唐朝同昌公主的步辇缀五色香囊,每出游芬香满路,就是贡品香料。
据屈原文化研究专家介绍,秭归人为承袭屈子文风及其精神,将香袋中装上桂皮、花椒、丁香、茴香、山奈,或装上白芷、雄黄、花椒、细辛、苍术,称为“五香”。这些香草植物均是屈原在其作品中所颂扬的。民间有“香包身上带,伢儿逗人爱”的俗语。传说孩童佩戴香袋既可祛邪避凶,强身健体,又能铭记屈原作品,缅怀屈原。
端午佩香囊,虽是一种民俗,可以装饰点缀节日气氛,同时也有实用的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是一种科学预防瘟疫的方法。夏季,各种传染病开始流行,古人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用中药制成香囊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佩香囊有很多讲究。小孩一般喜欢佩形如飞禽走兽的,如虎、豹子。老年人一般喜欢佩菊花、梅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抱公鸡等,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夫妻恩爱,家庭和睦,万事如意。青年人佩香包最讲究,如果在热恋之中,姑娘一定会制作一二个精致的香包,赶有节前送给情郎。情郎佩上姑娘送给的香包,自然会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