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姓,姓骆的名人

时间:2016-11-07 13:56:28     编辑:Ky02
20

  “骆姓”汉族百家姓氏之一,骆姓起源有十一种说法,得姓始祖是姜太公、嬴大骆、姬骆、妫摇。那么您知道关于骆姓家谱、骆姓名人信息有哪些吗,姓骆的男孩起名与女孩起名好听的名字有哪些呢?下面不妨快来看看相关的文章吧!

骆姓,姓骆的名人

骆姓,姓骆的名人

  

  骆姓

  骆姓是当今 姓氏2016年排行三百位后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骆姓源出会稽,世绍内黄。依历史推衍,可能为夏禹王之后裔;而夏禹王又是黄帝的三子骆明的孙子,《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鲧又是禹之父,可见骆明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的儿子。南宋罗汉专事记录上古传说的《路史》称:“鲧父之国,京兆宜寿县有骆峪,故周至也。”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今湖北鄂州市、阳新县、大冶市、蕲春县,河南新野县,北京,天津武清,河北辛集,山西太原,山东梁山,鱼台,平邑,江西德安、江西崇仁、江西九江,广东新会,广西田林,云南陇川,四川合江,福建福州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彝族、白族、水族、土家族、布依族、仡佬族等有此姓。汉代有骆俊,陈留相;唐代有骆宾王,诗人;明代有骆文盛;清代有骆秉章,四川总督。

  

  骆姓起源

  来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齐国姜太公之后裔公子骆,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谱》、《元和姓纂》等的记载,在周武王姬发病逝之后后,继位的周成王姬诵在压制 了三监之乱以及东夷部族的反抗后,为了更好第控制和同化东夷部族,敕封姜太公于齐地,建齐国,公爵,立都于营丘(今山东淄博),授以征讨五侯九伯之特权。正确姓氏读音作luò(ㄌㄨㄛˋ)。

  来源二

  源于嬴姓,出自殷朝纣王时大臣恶来之玄孙大骆,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史记》的记载,殷商王朝纣王时期,有大臣嬴恶来,其玄孙名叫嬴大骆。嬴大骆的长子叫嬴成,建有大骆国。到了周厉王姬胡执政时期(公元前878~前828年,公元前878年继位,公元前841年被国人驱逐),西周王朝内乱频繁,大骆国被西戎民族乘机攻灭。亡国之后,大骆国王族子孙和部分国人以故国名为姓氏,称大骆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嬴姓骆氏族人皆尊奉嬴大骆为得姓始祖,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uò(ㄌㄨㄛˋ)。

  来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王孙骆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位大夫名叫姬骆,为王孙贵族,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称骆氏至今。

  姬姓骆氏族人皆尊奉嬴姬骆为得姓始祖,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uò(ㄌㄨㄛˋ)。

  来源四

  骆氏出自姒姓,出自先秦时期古越国及两汉越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史记·东越列传》记载:“越国东海王姒摇,驺氏,驺一作骆。”在史籍《史记·南越王佗传》中给予了比较详细的记载:“佗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骆,越也。索隐曰:姚氏按广州记云:交址有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为骆侯,诸县自名为骆将,后蜀王予将兵讨骆侯,自称为安阳王。尉佗攻破安阳王,令二使典主交址九眞二郡,即瓯骆也。”在姒摇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氏称骆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姒摇是越王勾践后裔。

  瓯骆国灭亡之后,其国民中多有以先祖名氏为姓氏者、或以郡邑名称为姓氏者,世代称骆氏至今,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uò(ㄌㄨㄛˋ)。

  来源五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他骆拔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代北人复姓佗驼拔氏,亦称他骆拔氏,后改为骆氏。”南北朝时期,代北地区泛指汉朝、晋朝时期和唐朝以后的代州以北广大地区,大致在今天河北省蔚县以西,山西外长城以南,原平、五台山东北一带地区。其间主要为鲜卑拓拔部的活动和控制地区,其中有佗驼拔氏族。

  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迁都洛阳之后,佗驼拔氏族随之入主中原,在其后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的汉化改革过程中,改汉姓为骆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uò(ㄌㄨㄛˋ)。

  来源六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大荒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大荒骆,亦称大驾、大荒辂、大荒落,就是为周王朝历朝历代君主驾车的车夫,即御用司机。这在史籍《史记·天官书》中有记载:“大荒骆,岁阴在巳。又作大荒落。与辂同。”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还特别加以说明:“非子为周大骆是也。古驾辂皆同骆字,骆主车驾,故字可互用,犹甸之与椉也。”在大荒骆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只有该支骆氏的正确姓氏读音作jià(ㄐㄧㄚˋ),今读音作luò(ㄌㄨㄛˋ)亦可。

  来源七

  源于鲜卑族,出自唐朝时期鲜卑吐谷浑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吐谷浑,是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原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个分支。西晋末期,其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到枹罕(今甘肃临夏),后逐渐发展壮大,在最强盛时期曾一度统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的羌、氐部落,建立了初级奴隶制 ,向西曾一度占有古安息国东部边沿地区(今伊朗),虏掠了一些古安息人。后唐末帝李从珂清泰三年(公元936年),燕云地区割属契丹辽国,吐谷浑族人皆臣役于辽国,后世最终融合于汉族、蒙古族、女真族。而留居在青海故地的吐谷浑族人,近代学者中有人认为其即今少数民族土族的先民。

  在唐朝时期,吐谷浑部中已经存在有汉姓骆氏族人,其祖先即为吐谷浑部在强盛时期俘虏的古安息人。在唐代宗李豫执政时期(公元762~779年),这部分吐谷浑部族人中有人投靠了著名的大宦官骆奉先(今陕西富平人),随骆奉先之姓,成为冒姓的骆氏族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骆奉先的养子、唐军将领骆元光,唐德宗曾赐其姓名为李元谅,其后裔子孙世代相传骆氏、李氏至今,其骆氏的正确姓氏读音作luò(ㄌㄨㄛˋ)。

  来源八

  源于姬姓,出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之孙周坦,属于避难冒姓为氏。宋朝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字茂叔,公元1017~1073年)有个孙子叫周坦,于“靖康之难”(公元1127年)后扈跸南迁,并成为南宋王朝的首座位状元。周坦有五个儿子,散居各邑,其次子周永泰后来入赘浙江诸暨东郭王氏,成为迁诸暨始祖,改冠郭氏,称郭永泰。郭永泰的曾孙叫郭德荣,为了避权臣韩侂胄之难,奉祖母骆氏隐居于长宁洄溪,并冒其姓以自晦,改称骆德荣。

  从骆德荣开始,其后裔子孙皆改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而祠名绍濂者,即含不忘本意。

  来源九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金国时期,女真族中有两个部落,分别叫作散答氏族、独鼎氏族,后在元、明时期皆改汉姓为骆氏,大多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uò(ㄌㄨㄛˋ)。

  来源十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洪骆氏,亦称洪罗氏、候勒氏、霍罗氏、洪克罗氏,满语为Honglo Hala,世居松花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骆氏、何氏、石氏等。

  ⑵.满族萨克达氏,原称巴雅拉氏,后有改以居地名称为姓氏者,即改为萨克达氏,满语为Sakda Hala,汉义“悠久、苍老”,世居萨克达(今辽宁抚顺峡河流域)、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阿扈河(今黑龙江宁安南六十公里处)、叶赫(今吉林梨树)、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德里倭赫(今辽宁抚顺浑河畔)、黑龙江流域等地,所冠汉姓为多为骆氏、苍氏、仓氏、麻氏、李氏、祖氏、高氏、海氏、萨氏、里氏、陈氏、罗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佟氏、陀氏、翁氏等。

  满族骆氏的姓氏读音皆作luò(ㄌㄨㄛˋ)。

  来源十一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布依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骆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 机构 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骆姓家谱

  江苏镇江润东夏泽桥东山骆氏重修族谱三卷,(清)龚立贤编,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富阳富春大源骆氏宗谱二十四卷,(民国)骆** 、骆良纂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绍兴望村骆氏谱略,(清)骆元婷纂录,骆农骥补编,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浙江绍兴望村骆氏家谱,(民国)骆思钦修纂,民国九年(公元1920)稿本,民国十六(公元1927)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诸暨暨阳浣东骆氏宗谱四卷,(清)骆廷灿、骆农开纂修,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宝善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诸暨洄溪骆氏宗谱十四卷,(清)骆颖堂、骆森朝重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绍濂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算命www.bmfsm.com)

  浙江遂昌骆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遂昌县成屏乡骆村。

  枫桥骆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杭州大学图书馆。

  骆氏族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姓骆的名人

  骆牙

  临安(今属浙江)人,南朝陈将领。梁文帝任吴兴太守时,其为将帅,勇冠三军。文帝即位后,封为临安县侯,累迁散骑常侍,入直殿省。

  骆宾王

  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唐代文学家。高宗时官至侍御史。因故下狱,获释后出任临海丞。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他撰写檄文,武则天见后大加赞赏。徐失败后,他不知所终。其诗擅长长篇歌行,内容多写个人哀怨,整炼缜密,为初唐四杰之一,辑有《骆临海全集》。

  骆世华

  字放声,生于公元800年,亡于894年,在世九十四载,葬于今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云雾村观音碑。唐初四杰之一——骆宾王之孙。据《骆氏族谱》记载:骆世华,祖籍浙江金华府义乌县楂林乡人。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骆世华(七十六岁)与杨端、罗莹、郑畋、成展、安增、令狐滈共七人,受僖宗敕令入蜀平南诏。在入蜀平诏中,职授光禄大夫领前军元戎招讨镇夷大将军,“血战六载,方获全功”, 后受僖宗敕令“……釆地乐土,遇烽沿获,永镇边夷……”从义乌楂林举家迁入蜀地。此后,西南骆氏大多是他的后代。

  骆炳贤

  1934年出生,原名骆宜大,浙江诸暨人。196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物理系。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教育家协会理事, 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及高师工委会主任,《中学物理教学》期刊主编等。任教以来,先后在大学本科、物理骨干教师培训班、助教进修班讲授普通物理学、光学、物理教学论、 物理教育史、物理教育测理与评价、高等教育学等课程,并指导物理教育进修学者3人,出版专著《 物理教育简史》,合编教材、教参《中学物理教学法》、《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探索和改革实践》、《初中物理教育通论》等6部。**** 60余篇,其中《 物理教育简史》1994年荣获 教育学会颁发的优秀专著奖、浙江省人民机构 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中学物理教材分析的原则》荣获浙江省高师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此外,主持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工作期间,从浙江高师院校的实际出发,竭力开拓师资培训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工作,1995年被 教委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授予为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师资培训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荣誉证书。

  

  骆姓起名

  骆姓男孩起名

  骆嗄沙 骆爱林 骆爱霖 骆爱凝 骆爱清 骆爱庆 骆爱珍 骆安邦 骆安驰 骆安明 骆安琦 骆安琪 骆安祺 骆桉桉 

  骆桉佟 骆桉彤 骆桉桐 骆白羊 骆白杨 骆帮华 骆勹灏 骆勹榄 骆勹萝 骆宝厨 骆宝儿 骆宝茜 骆宝娴 骆宝秀 

  骆宝芝 骆保华 骆贝贝 骆贝儿 骆倍尔 骆蓓蔓 骆蓓欣 骆本港 骆比成 骆比特 骆笔成 骆笔锐 骆笔扬 骆碧菲 

  骆碧雯 骆璧华 骆彬彬 骆彬仪 骆斌斌 骆斌生 骆滨慈 骆滨豪 骆滨硕 骆滨王 骆冰斌 骆冰冰 骆冰涵 骆冰淮 

  骆冰姬 骆冰锦 骆冰晶 骆冰芹 骆冰素 骆冰炎 骆冰育 骆冰珍 骆丙丘 骆丙秋 骆丙然 骆丙燃 骆丙一 

  骆秉辉 骆秉章 骆柄聿 骆炳迪 骆炳旭 骆禀均 骆波涛 骆博轩 骆博雅 骆博源 骆渤恩 骆渤涵 骆卜灏 

  骆采方 骆采真 骆彩惠 骆彩彤 骆彩盈 骆灿杰 骆曹嵩 骆昌昊

  骆姓女孩起名

  骆阿花 骆阿妹 骆爱芳 骆爱红 骆爱娟 骆爱丽 骆爱玲 骆爱萍 骆爱琼 骆爱霞 骆安芳 骆安娟 骆安怡 骆岸芳 

  骆傲雪 骆奥冉 骆柏蓉 骆柏文 骆帮琴 骆宝红 骆宝娟 骆宝莉 骆宝琳 骆宝文 骆宝霞 骆宝艳 骆宝怡 骆宝英 

  骆宝玉 骆倍玲 骆蓓嫣 骆碧娟 骆碧瑶 骆碧媛 骆彬玲 骆彬艳 骆彬悦 骆冰婧 骆冰娟 骆冰琳 骆冰美 骆冰倩 

  骆冰霞 骆冰雪 骆冰艳 骆冰玉 骆冰媛 骆炳琳 骆博文 骆不婷 骆采霞 骆彩玲 骆彩萍 骆彩琼 骆彩茹 骆彩婷 

  骆彩霞 骆彩英 骆策文 骆婵娟 骆蝉媛 骆昌英 骆长英 骆常文 骆超文 骆朝霞 骆琛英 骆辰颖 骆辰悦 

  骆宸娟 骆晨雪 骆晨瑶 骆晨怡 骆丞琳 骆丞娅 骆成红 骆成梅 骆成英 骆成玉 骆承红 骆承莉 骆初红 

  骆楚怡 骆川琼 骆传英 骆春芳 骆春花 骆春丽 骆春玲 骆春梅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