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怎么过端午节

时间:2017-05-09 11:57:03     编辑:Ky03
20

  我国的地域很广,很多地方过端午的时候都有不同的过法,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之一,每一个地方过端午的时候往往差别还是存在的,而对于南京而言,在过端午的时候它们是怎么过的呢?南京端午有些什么习俗?下面就有小编为你介绍关于南京怎么过端午节吧!

南京怎么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含义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南京端午习俗与过法

  上午挂“艾虎”,正午晒太阳烧大蒜

  端午节光吃粽子就可以了吗?错,老南京一定要再吃粽子锅里煮出来的鸡蛋,据说这个吃法叫“压顶”,可以整个夏天都不生疮;老规矩讲究给婴儿戴上“老虎肚兜”,可不受各种禽兽和毒虫的伤害;正午时,还要“晒端午”,有趣的是,端午习俗贯穿老南京日常生活的一整天,分时段进行,不可搞错。

  天亮插艾驱邪,挂“蒲剑”斩妖

  端午节天一亮,家家户户的门窗上,都要插两棵艾草和两棵草蒲。艾草能避各种邪气,“蒲剑”是“斩妖剑”。传说唐代的魏征梦中斩蛟龙,用的就是草蒲剑。从此以后,各种瘟神恶鬼妖魔邪怪,见了草蒲就害怕。另外,家家要在堂屋当门的屋顶上(一般在第二路桁条)悬挂一张钟馗画像,用以撵鬼辟邪。

  上午挂“艾虎”画符

  房门上挂“艾虎”,老南京们要在房门特别是新生儿的房门上挂“艾虎”。就是用两个空鸡蛋壳粘在一起,蛋壳上粘些毛发,画成虎形,用线系起,下边再系一串用彩纸剪成的“五毒”形象,象征五毒踩在虎的脚下;或用一个独头蒜系以彩色线,下挂一串“五毒”,叫“蒜艾虎”;或用刚收割的新麦秸编成古代武士用的六角金瓜形,下垂七缕彩穗,叫“麦秸艾虎”。这些艾虎挂在房门上,既是节日点缀,又能辟邪。

  画符贴门上,要用红笔黄纸画些辟鬼符咒贴在门上。辟鬼符多种多样,诸如:用红笔在黄纸上画一个“”(音吉)字。传说人死变为鬼,鬼死变,人怕死鬼亦怕死,把这种符贴在门楣的上方,鬼就不敢进家伤人。也有的画“五雷镇宅”符贴在门楣的正上方,妖魔鬼怪见到这种符,就立遭五雷击顶之灾。

  给婴儿戴上“老虎肚兜”,传说真的五毒,见了彩印的花老虎脚下踩着五毒,就会吓跑了,故孩子戴上老虎花肚兜,夏天可不受各种禽兽和毒虫的伤害。

  给孩子挂个香荷包,这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各种彩色布做成大椒、茄子、葫芦、菱角、柿子及小逗娘(小布人)等各种造型,内装香草,用彩色线穿成串系在荷包下,统称“香荷包”。端午节把香荷包挂在孩子胸前(算命www.bmfsm.com),能辟邪驱瘴气。也有用彩色绳网袋装一个大蒜和咸鸭蛋,缝在孩子的上肩衣上一可避邪,二可避秽。

  正午晒端午烧大蒜

  正午时晒端午,体弱多病的人要在太阳下晒一会,据说能把身上的邪气晒跑,病晒好。

  鸭蛋、鹅蛋在阳光下晒,单吃粽子可不行,还得吃“粽子煮鸡蛋”。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熟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的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烧大蒜吃,五月端午的中午,每家都要把整头的大蒜放在锅膛里烧熟给孩子吃,一个孩子独吃一头,不能分吃。以烧食独头蒜(整头不分瓣)为最好,因“独”谐音“毒”。孩子吃了烧大蒜,夏天不拉痢疾,腹内不长虫。家家必吃苋菜,据说夏天可免腹疼。

  傍晚喝雄黄酒看龙舟赛

  喝雄黄酒,做完各项免灾事宜后,全家在一起喝雄黄酒,并把杯底沉淀的雄黄和成糊状,涂抹在孩子的鼻孔、耳眼和gangmen 外。传说昆虫都怕雄黄,孩子抹了雄黄,夏季毒虫就不会向体内钻。喝雄黄酒是端午节活动的高潮。这一天还要用银鱼、韭菜、茭白等在锅里炒黑食之,谓之“炒五毒”;或拿黄豆和雄黄同炒,谓之“雄黄豆”,目的在于灭害防病。

  看龙舟竞渡,最后一项节目就是划龙舟了。饭后合家同往夫子庙秦淮河看龙舟竞渡。

  端午节的发展演变

  先秦时期

  先秦时,南北风俗各异,但是五月五日作为一个“节日”已各有所侧重。 战国时代,人们已把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大戴礼》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

  秦代

  到秦代之后,由于 统一,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端午节就在南北风俗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但是,就现文献记载来看,两汉时的端午风俗还主要是避恶。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频繁,人们饱尝战乱之苦,所以最重视的端午习俗莫过于“辟兵缯”了。用五色丝染练制成日月、星辰、鸟兽之形状,上刺文绣、金缕,即叫辟兵缯,也沿袭汉代名称为长命缕或续命缕。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端午节从风俗形式上都继承了前朝。但是,从性质上讲,原来有特别指定 意义的节日风俗活动,到此大多演变为节日娱乐活动。“恶日”已不恶,逢凶化吉,充满了节日的欢乐。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中记述:皇宫端午日盛况,召来儒雅臣僚,大张筵席,“广殿肃而清气生,列树深而长风至”。

  唐代端午龙舟竞渡尤其值得一道。在唐代全盛时期,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相对稳定,在节日娱乐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成风气,另一方面对民间的一些风俗活动也受到官府的支持。因此,竞渡之风尤为鼎盛。

  宋代

  宋代以后,端午节许多风俗有了新变化。汉魏时以朱索、桃印施于门户,止恶气驱瘟避邪,而宋代却讲究贴天师符。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都人画天师像以卖。”还有合泥作张天师,以艾为头,以蒜为拳,置于门户上。

  宋代,汉族端午节俗也被辽、金两国吸收。如《辽史·礼志》就记载辽国重午朝仪,皇帝要系长寿彩缕才升坐。对南北臣僚也要各赐寿缕。而金国除吸收一些汉族风俗外,在端午节还有拜天之礼、射柳之俗及击鞠娱乐活动。《金史·世宗本纪》就记载:大定三年(公元1264年)重午,金世宗“幸广乐园射柳,胜者赐物有差,复御常武殿,赐宴击鞠,自是岁以为常。”《金史·礼志》对此俗有详细叙述。金俗重午、中元(七月十五日)、重九日行拜天之礼,筑台拜天。重五拜天之后,插柳球场,射者要以尊卑为序。射柳完毕要打马球。

  明清时期

  到了明代,端午节又吸收了金人射柳之风俗。明永乐年间禁宫中就有剪柳之戏,剪柳即射柳,北方人还有将鹁鸪鸟藏在葫芦,悬于柳枝,弯弓射之。如果射中葫芦中,鹁鸪就飞出来,以此来定胜负。这种民间比赛也是常在端五日举行,考其渊源,正是辽金遗俗。

  明代把端午又称“女儿节”。《帝京景物略》云:“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不仅节日名称有异宋代,而且民间风俗也有变化。

  明清时期,端午风俗活动形式变化虽不大,但是规模却愈来愈盛行。尤其南方龙舟竞渡,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举。据《武陵竞渡略》记载,龙舟竞渡已不限于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划船赌赛,十八日送标”。还有“五月十七八打船,二十七八送标者”。竞渡规模历时经月。对此事“或官府先禁后驰,民情先鼓后罢也。”

  宋代就出现的端午贴天师符风俗,到明清时更为流行。不但有天师符,还有“五雷符”、“纸符”、“五毒符”、“五瑞符”等。

  清代端午极力打扮小女儿,已出嫁之女也可回家归宁,称之“女儿节”。

  近现代

  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民俗经国务地 批准列入首座批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12月7日国务地 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地 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正式将端午节列为 法定假日,规定农历端午当日放假1天。

  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机构 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 “端午节”名列其中。这是 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2009年5月, 已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程序,申报的遗产名称为“ 端午节”,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申报材料由三省联合“打包”。2009年10月, 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申报表和相关材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机构 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成为 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