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与女真族的关系

时间:2017-03-22 17:23:18     编辑:ky05
20

  女真族源于萧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地名,朝时期称勿吉地名,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至金时期称女真。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金国建国之初,女真族的文化还是很落后的,侵略了中原且,抢劫了大批汉族图书,一批汉族文人前来归附,使女真族文化发展起来。金国灭亡后,女真人部分被同化汉族,部分加入了蒙古族,满州族前身就是女真族,在1635年皇太极将女真族改名为满州族。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满族与女真族的关系吧。

满族与女真族的关系

  女真族的简介

  在11世纪,在东北亚的土地上生活着从黑水靺鞨遗留下来的通古斯的女真族。并在11世纪向契丹(见辽)称臣。

  汉文文献一致认为,金代女真是黑水靺鞨中的一部发展而来,他们曾长期活动在今朝鲜与东北之间的边境地带。靺鞨本身与其说是一个由不同部族组成的具有统一种族文化的共同体。在唐朝时,他们曾经是位于东北地区南部的渤海国(粟末靺鞨)的主体臣民,后来在10世纪,靺鞨部落中的一些部又组成了一个以“五国”著称的群体。这个群体说是个联盟也许更合适些,它位于今天吉林省的东北部,并成为女真人的祖先之一。靺鞨的另一部分是被称为“黑水靺鞨”的七个部落,居住在黑龙江的中下游地区(“黑水”是黑龙江的诸多名称之一)。女真人的首座代祖先就源起于黑水靺鞨,如果我们相信女真人带有传统意义的祖先是从12世纪初算起的话。

  各部女真人经济方面存在的差异,反映在文化生活上也不尽相同。东海女真保留古老的东西多一些。

  金朝建立前,女真人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到破辽时获契丹、汉人,开始学习契丹文和汉文。金初文书几乎都借用契丹文字。阿骨打命完颜希尹创造文字,希尹和叶鲁依仿汉字楷书,因契丹字制度,合本国语,制女真字,天辅三年(1119年)完成并颁行。女真族从此有了自己的文字。希尹所创女真字,称为女真大字。熙宗于天眷元年(1138年)有制造颁行女真小字,并下令百官诰命,女真、契丹、汉人各用本族文字,渤海同于汉人。但女真小字到皇统五年(1145年)才正式使用,与大字并行。

  金代创制的女真文,明前期仍在女真地区使用。

  1413年(永乐十一年)记录招抚女真史事的《永宁寺碑》,立于黑龙江下游特林地方。为使女真人了解碑文内容,碑阴与碑侧刻有与汉文对译的女真文。

  金始祖时期

  金始祖完颜函普,唐贞观年间,函普祖上避战乱进入汉四郡地区(朝鲜汉江以北)。汉四郡地区在明朝中叶之前有大量粟末靺鞨及其同族人女真分布。

  《金史·列传第三》和洪皓的《松漠纪闻》都叙述了函普从高丽(或者新罗)来。

  金朝时完颜勖等撰修的《祖宗实录》,讲明了金始祖是居于后来成为王氏高丽领土的朝鲜半岛。

  由于王氏高丽政权创立后,积极北上扩张侵占半岛北部 领土(乐浪郡等),长白山东麓的乙离骨岭(今朝鲜咸镜北道咸镜山)一带,成为兵家交战的多难之乡,居民纷纷迁走避难。居住新罗女真部落的三兄弟老大阿古乃迁徙汉四郡地区,老三保活里迁徙濒海地区的耶懒,老二函普来到了牡丹江之滨的生女真完颜部卜干水旁居住。

  《高丽史.睿宗世家二》就曾记载说,睿宗四年(1109年)六月,袅弗、史显等出使高丽,向高丽皇帝上奏说:“昔我太师盈歌尝言,我祖宗出自大邦,至于子孙,义合归附。今太师乌雅束亦以大邦为父母之国。在甲申年间,弓汉村人不顺太师指谕者,举兵惩之。国朝以我为犯境,出兵征之,得许修好,故我信之,朝贡不绝。不谓去.年大举而入,杀我耄倪。置九城,使流亡靡所止归,故太师使我来请旧地。若许还九城,使安生业,则我等告天为誓,至于世世子孙恪修世贡,亦不敢以瓦砾投于境上。

  《高丽史.睿宗世家三》亦记载说:睿宗十二年(1117年)三月,阿骨打遣阿只等五人寄书高丽皇帝曰:“自我祖考介在一方,谓契丹为大国,高丽为父母之邦,小心事之。契丹无道,陵轹我疆域,奴隶我人民,屡加无名之师。我不得已拒之,蒙天之获殄灭之。惟王许我和亲结为兄弟,以成世世无穷之女子。

  辽时期

  辽代女真族分布范围较广:南起鸭绿江、长白山一带,北至黑龙江中游,东抵***海。居于咸州(今辽宁开原)东北至束沫江(今松花江)之间,以辉发河流域为中心的称之为“回跋”(回霸);居于松花江以北、宁江州(今吉林夫余石头城子)东北,直至黑龙江中下游的称之为“生女真”;居乌苏里江以东而近东海 (***海)的称之为“东海女真”。

  契丹人对女真族的政策,是实行“分而治之”。他们把强宗大姓骗至辽东半岛,编入契丹国籍,称为“合苏馆”,又作曷苏馆、合苏衮、是女真语“藩篱”的意思。这些人就是“熟女真”。另一部分留居粟末水(松花江北流段)之北、宁江州(今吉林扶余县)之东,这些人就是“生女真”。黑水靺鞨后裔,是生女真的主体。后来建立了金朝的完颜部,就是生女真的一支,亦是黑水靺鞨的直系后裔。

  辽国还特别设了一些王府,目的在于以女真治女真。

  北女真分布在辽河中游一带,辽设北女真国大王府、北女真兵马司管辖;南女真:分布在辽东半岛上,辽设南女真国大王府、南女真汤河司管辖;鸭绿江女真:分布在鸭绿江一带,辽设鸭绿江女真大王府管辖;长白山女真部:分布在长白山一带,辽设长白山女真大王府管辖;蒲卢毛朵部;分布在海兰江流域,辽设蒲卢毛朵部大王府管辖。

  氏族社会末期

  金国采用了宋,辽官制。在地方上,州县制与猛安谋克制并行。猛安谋克,是女真族在氏族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组织。

  金国有19路总管府,分掌各路兵马和居民。东北地区分属北京路、上京路、东京路。北京路以今辽宁宁城县为中心,领辽西地区和吉林北部。上京路以今黑龙江阿城县为中心,领吉林北部、中部及长春、黑龙江。东京路以今辽宁辽阳市为中心,管辖辽东广阔地带。

  女真族在夺取了辽国政权以后,强令中原人口搬迁到黑龙江流域。人来多了以后,农业生产技术有所发展,如松花江畔的肇州、冷山一带,不仅种植五谷和蔬菜,还从外地移植回鹘豆、西瓜、红芍药、桃树、李树。

  金灭亡时期

  宋时又分为生女真和熟女真两部,熟女真受辽国统治,生女真却散居东北亚,不受辽管。北宋末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改国号为金,是为金太祖,并起兵反辽,又与宋合作,把辽消灭,称霸北方。後金兵南下侵宋,首都汴京沦陷,宋室南迁继续抵抗。后来,金国不断地向南宋作出侵略、敲诈等行为,更多次侵略南宋。但後来金国开始衰落,被漠北的蒙古人反叛。

  蒙古本臣服于金,而金国一直以分化的策略,shandong 草原上各部互相攻伐,加上以减丁政策,对他们三年** 一次。终于,蒙古在成吉思汗领导下崛起,并联宋伐金,终至灭亡。

  1208年,金章宗去世,金国卫绍王完颜永济即位,成吉思汗知道此君昏庸,时机已到,就撕破和金朝的臣属关系,在1211年集结大批队伍 突袭金国中都(今北京)。金朝迫不及防,失去了长城外围据点,匆忙集结了30队伍 ,成吉思汗用一年时间攻入长城。成吉思汗还在jingong 大同的时候中箭受伤。他先攻取了防守空虚的东北地区的城镇,并使用诡计把金国的30万队伍 引出长城,让其中在野狐岭的不利地形被围攻,充分发挥蒙军野战优势。切断金军物质粮草供应,等到金军战斗力丧失后,彻底消灭了金军主力。

  蒙古人仅在金国境内** 汉、女真等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约90%,其中忽必烈自己估计有一千八百万人被直接** 。由于蒙古人焚烧房屋、农田、城市所造成的冻死、饿死,用死尸污染水源造成的病死等数据,则没有人能直接统计,西方 的估计是三千万。这在 专业书籍《元朝史》中也有相应的描述:北方大地被杀的千里无人烟,在加上qiangjian 妇女、bangjia 奴隶,把驱赶平民填平防御沟壕,其凶狠、残暴程度,是世界上任何其他种族灭绝行为、包括臭名昭著的德国纳粹和***军国主义,都是难以相比的。

  满族暨女真族的姓氏

  一个民族的姓氏,就是民族家族系统的称号。满族姓氏,也是构成满族民族团体的称号。 现在的满族人口中,历史上由汉、女真、野人女真、蒙古、呼尔哈、索伦等诸多民族部落融合而成并且 绝大多数满族祖先为汉族人,康熙皇帝促进了民族融合,不愧为千古一帝。满族姓氏形成于氏族社会,最初是表示血缘关系的称谓,即混血血缘团体的称号。满族这种血缘团体的名称称之为哈拉(hala)即姓氏,最初一个哈拉就是一个穆昆(muK!n)即家族。随着人口的日益繁衍,“每个氏族又fenlie 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氏族,这些氏族如今也作为单个的氏族而存在;而包括一切女儿氏族的最初的氏族,则作为胞族继续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四卷85页)。所以,同一哈拉就出现了隶于原来哈拉的数个穆昆,而一个穆昆内只能属于一个哈拉。

  随着氏族社会的发展,哈拉穆昆也在不断演变,原来的同一个哈拉穆昆内就派生出了两个以上的哈拉。所以,新的哈拉不断增多,就形成了众多的哈拉(姓氏)。 满族姓氏在《皇朗通志·氏族略》中记载了646姓,又记谱外33姓,加起来有679个姓氏之多。 满族姓氏如此之多,其来源有以地为氏,就是某氏族以居住地的地名、山川、河流等名称做为姓氏,以部为氏,就是以部族名称为姓氏;以姓为氏,多为金元时代女真人旧姓的延续使用;围与姓氏,即皇帝赐与的姓氏本非原部族的姓氏;更改姓氏,多因分居、承嗣,迁徙异地而更改原姓氏,取得新的姓氏称谓;随名姓,即俗称的以名为氏。以父祖名字之’—字作为本文子孙的姓氏,但仍不否认也不忘记其本来的满族姓氏。 总之,满族姓氏有着自己的民族特点,后来满族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改易原来的多音节姓氏,而冠以了汉字姓;皆为单字。

  “满族姓氏繁多,据《皇朝通志·氏族略》中记载有六百四十六姓,又记谱外三十三姓’”。满族的姓氏来源或以部落为姓,如叶赫部落称叶赫那拉氏(又为“那拉氏”);或取自山川、河流、某地域的名称,如居住宁古塔地区的叫“宁古塔氏”、乌苏里江边的叫“乌苏里氏”;使用女真旧姓,如 “粘”姓满族、又如“完颜氏”、“瓜尔佳氏”、“钮钴禄氏”、“那木都鲁氏”、“舒穆禄氏”等;还有赐姓和冠汉姓者,如明朝汉族对投降或被俘的女真或满洲人赐姓:“麻子帖林儿”改“王麒”、“阿哈出”改“李善诚”。其实满族先人女真进入中原后,早就既使用本民族姓氏也使用汉族姓氏,在《金史》附录的《金国语解》里,载有女真与汉族姓氏的对应关系:“完颜,汉姓曰王。乌古论曰商。徒单曰杜。女奚曰郎。兀沿曰朱。蒲察曰李。颜盏曰张。温迪罕曰温。石抹曰萧。奥屯曰曹。孛术鲁曰鲁。移刺曰刘。斛勒曰石。纳喇曰康。夹谷曰仝。裴满曰麻。尼忙古曰鱼。斛准曰赵。阿典曰雷。阿里侃曰何。温敦曰空。吾鲁曰惠。抹颜曰孟。都烈曰强。散答曰骆。呵不哈曰田。乌林答曰蔡。卜散曰林。书虎曰董。古里甲曰汪……”;还有一些随

  名字为姓者。但是以满族三大姓为最多.    据考查与有关资料相补证,满族八大姓有:

  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纳喇氏、钮祜氏。

  冠以汉字姓为:佟、关、马、索、齐、富、那、郎。

  1.主要氏族 宣统二年(1910)春二月重编的《承德县志》记载,沈阳满族主要氏族有:

  (1)皇族    旧居宗室觉罗,姓爱新觉罗氏,国初留守陪都分左右翼八旗。

  新居宗室觉罗,由此系移居于省城东二里许宗室营,亦分隶于左右翼八旗。

  (2)满洲氏族佟佳氏:    辽东巨族也。国初有佟养性、佟养正居佟佳地,因以为氏,后迁抚顺。 留盛京驻防者至今传十一世。

  乌喇瓜尔佳氏:居乌喇国,因以为姓。国初,胡尔哈器之妻与孝慈高皇后为姊妹,为国威。 胡尔哈器之孙锡特库,雍正三年袭六品官,传十五世,今居东营房。   马佳氏:世居嘉里库马佳地方,因以为氏。国初,赫东额率满洲五十户来归,隶满洲镶黄旗,累著战功,授一等男。库噶哈亦以战功授男爵。及入关定鼎以战伤时作留奉休息。至十二世升寅,乾隆已酉拔贡,授七品小京官。嘉庆庚申历官至工部尚书兼正黄、镶兰满洲都统。至今传十六世。

  赫舍哩氏:世居都英额地方。国初;硕色来归,隶满洲正黄旗。通满,汉,蒙古文,其子索尼亦通满、汉、蒙古文,由头等待卫历著战功,受世祖章皇帝顾命,为辅政大臣,授一等公,溢文忠。其祖墓在昭陵左掖。”

  喜他拉氏:世居喜他拉地方,因地为氏。 国初,隶正白旗满洲,世为福陵章京品级。至今传十七世。

  富察氏:因地为氏。居长白山。隶属正白旗满洲,至今传十四世。

  叶赫纳拉氏:因地为氏。世守昭陵,至今传十余氏。

  乌喇纳拉氏:因国为氏。世守昭陵。至今传十余世。

  哈达纳拉氏:因地为氏、世居哈达,至今传十三世。

  钮祜禄氏:居长白山者尤著,后并散居于英额地方。世祖入关,多随从。 留奉天驻防者,隶满洲镶黄旗。其族甚繁,至今传十余世。

  伊尔根觉罗氏:氏族甚繁,居处之地不一。 其居叶赫地方者,国初来归,隶正黄旗满洲。传十余世。

  梅勒氏:世居叶赫地方。国初来归,隶正黄旗满洲。传十余世。

  完颜氏:世居完颜地方,因以为氏。今传余世。觉罗察氏:先世有牙赖者,至今传十一世。

  女真族和满族是什么关系

  满州族前身就是女真族,在1635年皇太极将女真族改名为满州族。

  两者关系历史资料:

  女真在明朝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 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

  1615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新宾县二道河子畔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号称为“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为满州族。

  女真族内容介绍:

  女真族,别称女贞与女直,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 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时。“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

  满族内容介绍:

  满族, 北方少数民族,散居 各地。源于女真。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Manju)简称满族。

  女真为什么改称满洲?

  明崇祯八年(1635),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正式定族名为“满洲”,翌年改“大金”国号为“大清”,正是建立清王朝,当上了皇帝。历史上,任何一个新王朝的建立都要改元立号,本不奇怪,而皇太极的改族名立国号却别有深意。 首先将“大金”改为“大清”,是为了冲淡汉族人民历史上对金朝侵宋的沉痛记忆,从而引发的对后金的民族仇恨。同时,新族名和新国名还应符了阴阳家的五行说,因朱明王朝属火,原国号“金”正好犯了“火克金”的忌讳。而新国名“清”和新族名“满洲”都带有水,应合“水克火、清灭明”的吉祥兆头,以次,向天下表明其问鼎中原夺取全国政权的信念和决心。

  满族始称满洲,后有新(满语“伊彻”)旧(满语“弗”)满洲之分,实际上包含东北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

  正统七年(1442),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在明朝统治下形成一个强大的部落。“建州三卫”的出现,标志了满族主体部分的形成。在女真族的旗帜下,不止是女真各部,还有赫哲族、鄂伦春族、锡伯族的先民们,也采用了女真族的名号。15—17世纪,满族已成为一个新的共同体。所以,满洲之为族称,是以建州、海西女真为主体,同时又包括了大部分野人女真,当地的汉族、蒙古族和别的民族,也是构成满族的重要因素。

  肃慎作为满族的最早先民,尽管史书上语焉不详,但考古发掘资料却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物证。肃慎及其后裔,既有关联又不能等同,不应该把肃慎以下的邑娄、勿吉、靺鞨、女真各族的形成发展过程,当为满族本身的形成发展过程。可又不能把肃慎以下,直至明代女真人的世代相承关系,与满族的形成割裂开来。满族真正以一个民族出现,只能说在明代末期的17世纪之初,这时已从女真人中间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的历史,起源于明代女真的分化和重新组合。

  女真族本来是散居于东北松花江流域和黑龙江一带的游牧民族,古为萧镇氏,隋唐时称为靺鞨,分为七部,五代时改称为女真。宋时又分为生女真和熟女真两部,熟女真受辽国统治,生女真却散居东北,不受辽管。北宋末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改国号为金,是为金太祖,并起兵反辽,又与宋合作,把辽消灭,称霸北方。后金兵南下侵宋,首都汴京沦陷,宋室南迁继续抵抗。后来,金国不断地向南宋作出侵略、敲诈等行为,更多次侵略南宋。但后来金国开始衰落,被漠北的蒙古人反叛。

  蒙古本臣服于金,而金国一直以分化的策略,shandong 草原上各部互相攻伐,加上以减丁政策,对他们三年** 一次。终于,蒙古在成吉思汗领导下崛起,并联宋伐金,终至灭亡。

  金国灭亡后,女真人仍是散居于东北。明初在东北设了三个卫所,分为建州、海西、野人,建州到了努尔哈赤时强大,他吞并了女真各部,复用国号为金,是为后金,后又把女真族改名为满洲族,并起兵叛乱攻明,死后其子皇太极继位,改国号清,是为清太宗。皇太极先假意与袁崇焕和谈,称机攻伐朝鲜。其后南侵,不久太宗崩,世祖福临幼年继位,由王叔多尔衮摄政。此时,大明由于天灾多发,民变四起,终被李自成所灭。1644年,吴三桂与李自成的农民军激战于山海关。吴三桂以“材帛”、“割地”为条件向后金求援,多尔衮率后金军入关参战,满洲人正式侵入中原。

  不久,世祖崩。圣祖玄烨继位,开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盛世。但到了乾隆晚年,盛世开始转下。道光年间爆发鸦片**,接着被列强侵害,加上内乱,满人的统治动摇,汉人乘势抬头。咸丰皇、光绪皇等先后图强,可惜都失败。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满清机构 被推翻。

  满洲族到了今天仍生活于 东北一带。

  明初到明中叶,东北广大地区的女真人分为建州、 海西、东海(野人)三部。最初,建州女真分布于今牡 丹江、绥芬河及长白山一带;海西女真分布于今松花江 流域;东海女真则散居在黑龙江及库页岛一带。自明初 至明中叶,在女真住地设置卫、所,逐渐增加,多达384 个卫、所,总属奴儿干都司名下。卫、所的长官如都督、 指挥使、同知、佥事、千户长、百户长等,均以女真酋 长担任。明廷给予印信,允许定期赴京朝贡。并先后于 广宁、 开源、抚顺、清河、□阳、 宽甸等处开设马市, 进行贸易。此类卫所称为羁縻卫所,故仍受辽东都指挥 使司节制。海西女真人亦失哈(亦信),为明廷内官,在 明永乐九年(1411)至宣德八年(1433)的20余年中,屡受 朝命出使奴儿干(黑龙江下游地区),并于永乐十一年 (1413)和宣德八年兴建和重建永宁寺于奴儿干都司所在 地(黑龙江口附近亨滚河来汇处特林地方古城),两次 皆立碑于寺前,前者额题《永宁寺记》,后者额题《重 建永宁寺记》,详细记载奴儿干都司及永宁寺建立经过 与亦失哈屡次出使情形。碑上刻有汉、女真、蒙古、藏 4种文字,题名均由亦失哈领衔居首,以下数十人,有汉、 女真、蒙古等多种民族成分,为明朝东北部疆域及女真 各部臣属明朝的历史见证。

  明代女真各部中,建州女真为元胡里改、斡脱怜二 万户的部民,酋长阿哈出、猛哥帖木儿于明初来归,先 后建立三卫(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设指挥 使,统辖其众。海西各卫所后来发展为叶赫、辉发、哈 达、乌拉四部。因受东海女真的袭扰,建州、海西二部 相继辗转南移,嘉靖年间(1522~1566),建州女真定属 于今抚顺以东苏子河一带;海西四部则散处于今开原以 北辉发河流域。建州、海西二部生产力发展较快,农耕 技术相对提高,已普遍使用铁器和牛耕,迅速由采集狩 猎经济转向农业经济,进入奴隶制发展阶段。各部部长 称贝勒、贝子,拥有大批奴仆(阿哈),成为奴隶主(额 真),平民则称为伊尔根。永宁寺碑 明成祖经营奴儿干设立卫所的记事碑,背面 有女真文,为女真文字资料中的珍品

  明万历十一年(1583),女真人的杰出首领、猛哥帖木儿的六世孙努尔哈赤起兵,统一了建州各部,万历十七年(1589),明廷授予努尔哈赤都督佥事,寻升左都督, 后加授龙虎将军。努尔哈赤相继兼并海西四部,征服东 海女真,统一了分散在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在统一过 程中,努尔哈赤将女真人原有的狩猎生产组织形式“牛 录” 加以增定完善, 创建了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八 旗”。天命元年(1616)努尔哈赤称大□,沿用“金”为 国号,史称后金。关于后金建国前及后金时期的社会性 质,目前史学界各家说法颇有差异,讨论正在深入发展。 天命十一年(1626)努尔哈赤死,其第八子皇太极继大汗位,于天聪九年(1635)改“诸申”(女真另一译写形式) 为“满洲”,从此满洲代替女真为族名,而其余女真各 部亦各以赫哲(赫真)、鄂伦春、鄂温克等族名通行,女真一名在清代逐渐消失。皇太极于天聪十年(1636)改国名为清,为 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栏目导航